《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时间: 2025-01-20 00:3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
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
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白话文翻译
看那斜阳的一缕余辉,刚刚送走了归帆。岸边环绕着孤城,波涛在野渡间回旋,月光在悠闲的堤岸上暗淡。
模糊中不知是谁在想念?轻轻的心如梦一般随烟雾飘飞。赢得双双泪眼,让她的罗衣沾湿。
江南的几日又成天涯,谁能寄托我的相思?怅惘的夜晚霜花满地,空旷的树林里盛开,只有你知道。
安排了十分的秋色,然而美丽的芳菲总是离别的时候。惟有醉饮这醇酒,任凭轻舟缓缓划过。
注释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阳光。
- 孤城:指的是独自屹立的城池。
- 波回野渡:形容水波在渡口回旋的样子。
- 轻魂如梦:形容轻盈的思念如梦一般飘忽不定。
- 涴尽罗衣:指泪水沾湿了衣服。
- 霜花:夜晚的霜冻形成的花朵,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士锡(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元济,号静斋,浙江人。董士锡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慢》是在诗人归舟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爱人深切的思念。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充满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全词通过描绘归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开篇便以“斜阳”入手,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孤城”和“野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意境。
“依稀是谁相忆”,引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轻魂如梦的比喻更是将思念的飘渺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泪眼”与“罗衣”的意象交织,展现了情感的真实与脆弱,令人感同身受。尽管有“江南几日又天涯”的无奈,但诗人却又将这种愁苦化为对自然的感悟,安排秋色,柔橹轻移,试图在醉酒中寻找片刻的安宁与解脱。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通过自然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
描绘夕阳的余晖,渲染归舟的宁静,寄托了归家的期盼。 -
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
通过“孤城”与“野渡”的对比,营造出孤独的意境。 -
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
表达对故人的模糊记忆,思念如烟雾般飘渺。 -
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形象地描绘泪水的情景,传达思念的痛苦。 -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
表达离别的无奈与孤独,加深情感的深度。 -
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
夜晚的寒霜与树林的空旷,只有爱人能理解这种孤寂。 -
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
秋色的安排,暗示了离别的 inevitability。 -
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借酒自解愁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魂如梦”将思念比作梦,表现其虚幻与不可捉摸。
- 对仗:如“泪眼”与“罗衣”,形成对称,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意象:通过“斜阳”、“孤城”、“霜花”等意象,构建出复杂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木兰花慢》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离别与时光流逝。
- 孤城:代表孤独与思念。
- 霜花:暗示寒冷与孤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的外在景象,也深刻反映了内心的情感状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斜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夕阳的美丽
B. 离别与孤独
C. 旅行的愉快
答案:B -
诗中“轻魂如梦逐烟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思念
C. 希望
答案:B -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中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感伤。
- 晏殊《木兰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董士锡《木兰花慢》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但董士锡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多用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女性细腻的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词学与古典诗歌》
- 《董士锡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