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九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11:06:52

酿新秋,消剩暑,几卸藕花凉雨。

风乍紧,叶初零,蝉声也暂停。

水铺罗,山拥髻,又露一痕晴意。

临曲岸,上层台,夕阳依旧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九首 其一
作者: 史承谦 〔清代〕

酿新秋,消剩暑,几卸藕花凉雨。
风乍紧,叶初零,蝉声也暂停。
水铺罗,山拥髻,又露一痕晴意。
临曲岸,上层台,夕阳依旧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到来,暑气渐消,荷花也随着凉雨凋谢。微风突起,树叶开始飘落,蝉鸣声也暂时停止。水面如绸缎般平铺,山峦像是捧着发髻,似乎露出了一丝晴朗的意趣。在曲折的岸边,临近高台,夕阳依然如昔,照耀着大地。

注释

  1. 酿新秋:指秋天的到来,"酿"有酝酿、形成之意。
  2. 消剩暑:暑气逐渐消退。
  3. 藕花:指荷花。
  4. 凉雨:指秋天的雨,带有凉意。
  5. 风乍紧:风突然变得紧凑、猛烈。
  6. 叶初零:树叶开始落下。
  7. 蝉声也暂停:蝉的鸣叫声停止,暗示季节的变化。
  8. 水铺罗:水面如罗绸般平展。
  9. 山拥髻:山势环绕如同捧着发髻。
  10. 一痕晴意:略显晴朗的气息。
  11. 临曲岸:在曲折的岸边。
  12. 上层台:指高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变动之际,诗人借助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更漏子》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和时光的流逝。首句“酿新秋,消剩暑”便将季节的转变描绘得十分生动,仿佛可以感受到夏季余热的退去和秋意的逐渐加深。接下来的描写中,“风乍紧,叶初零”,通过风与落叶的意象,增强了季节变换的紧迫感,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而“蝉声也暂停”则将自然的声音与情感结合,蝉声的消失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带来一丝惆怅。此时,诗人引入水和山的意象,“水铺罗,山拥髻”,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水面平静如绸缎,山峦环绕如同发髻,诗人的笔触细腻,意象丰富。

最后,结尾的“夕阳依旧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持续,给人以希望和安慰。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传达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是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酿新秋,消剩暑:秋天的气息逐渐形成,夏天的炎热慢慢消散。
  2. 几卸藕花凉雨:几乎已经卸下了荷花,迎来了凉爽的秋雨。
  3. 风乍紧,叶初零:风突然变得紧凑,树叶开始落下。
  4. 蝉声也暂停:蝉鸣声也暂时停止,暗示季节交替。
  5. 水铺罗,山拥髻:水面平静如罗绸,山峦环绕如同发髻。
  6. 又露一痕晴意:似乎露出了一丝晴朗的气息。
  7. 临曲岸,上层台:在曲折的岸边,临近高台。
  8. 夕阳依旧来:夕阳依然照耀着大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铺罗”,将水面比作罗绸,形象生动。
  • 拟人:如“蝉声也暂停”,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
  2. 荷花:代表夏季的美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凋零。
  3. 风与叶:象征着季节的交替与变化,带来了一种紧迫感。
  4. 水与山:象征着宁静与和谐,体现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感悟。
  5. 夕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酿新秋”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蝉声也暂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感伤
    C. 宁静
    D.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意象“水铺罗”意指什么?
    A. 水面平静如绸缎
    B. 水流湍急
    C. 水面浑浊
    D. 水波荡漾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 - 杜甫
  2.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3. 《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情景,但更为沉郁,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 张三
  2. 《古诗词鉴赏》 - 李四
  3. 《诗词的艺术》 - 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