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梅》

时间: 2024-12-29 17:24:14

梅蕊参差放,晴光转陆离。

江春随浪点,山翠带星移。

乍慰乡心近,频留客梦悲。

陇头人已断,好寄一枝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梅
作者: 刘宗周 〔明代〕

梅蕊参差放,晴光转陆离。
江春随浪点,山翠带星移。
乍慰乡心近,频留客梦悲。
陇头人已断,好寄一枝谁。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蕊错落有致地开放,阳光照耀下显得色彩斑斓。江水春潮如同浪花点点,山上的翠色在星光下缓缓变动。偶尔的景象让人稍感乡愁的安慰,但频繁的梦中却又充满了悲伤。陇头的人已经断绝了联系,寄托梅花的一枝又能寄给谁呢?

注释:

  • 梅蕊:梅花的花蕊,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辉。
  • 陆离:色彩斑斓,形容美丽而多变的景象。
  • 江春:春天的江水,春天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乍慰:突然感到安慰。
  • 乡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陇头:指边陲乡野,特指居住在偏远之地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梅”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梅花的开放常常与孤独、坚韧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江春和山翠也蕴含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宗周,明代著名诗人,字廷芳,号澹斋,擅长诗词,尤其以梅花和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时期,诗人借助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诗歌鉴赏:

《官梅》是刘宗周以梅花为主题的一首抒情诗,透过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全诗构造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变化,开头两句描绘梅花的开放与自然的美丽,给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乡愁的深刻反思,诗人似乎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又感到内心的失落与悲伤。

诗中“乍慰乡心近,频留客梦悲”一句,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亲近感,又因身在异乡而常常感到的孤独和悲伤。最后一句“好寄一枝谁”,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情感的无奈与渴望,似乎寄托着深深的思念,却又无处寄托。

整体而言,此诗以梅花为引子,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思绪,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故乡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梅蕊参差放:描绘梅花开放的状态,错落有致,生动形象。
    • 晴光转陆离:阳光下的梅花色彩斑斓,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视觉效果。
    • 江春随浪点:春江水暖,春意盎然,带来生机。
    • 山翠带星移:描绘了山色与星光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乍慰乡心近:偶尔的美景让人稍感安慰,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频留客梦悲:频繁的梦中却是悲伤,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陇头人已断:与故乡的人失去联系,感到孤独。
    • 好寄一枝谁:对寄托思念的无奈,表达出深深的乡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花的开放比喻生命的坚韧。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常与孤独和坚强的精神相联系。
  • 江春:代表生机与希望,暗示着春天的美好。
  • 山翠: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官梅》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梅蕊参差放”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梅花的繁盛
    • B. 梅花的稀疏
    • C. 梅花的颜色
    • D. 梅花的香味
  3. 诗中“乍慰乡心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亲近感
    • B. 对故乡的厌恶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冕
  • 《早梅》 by 陆游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旨,但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守。
  • 陆游的《早梅》则通过梅花的开放,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赞美,情感更加明朗和积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