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入云门
作者: 刘宗周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
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
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
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白话文翻译:
缓缓走在通往樵夫的小路上,穿过树林,树枝上挂着箨冠。
小心地在溪边的石阶上坐下,又经过竹楼来欣赏。
蕉树和鹿的双重心愿化作了一体,鱼竿上的水显得格外寒冷。
从这里开始我的游历,前面的路途仍然漫长而未知。
注释:
- 樵径: 砍柴的小路。
- 箨冠: 指竹子上挂着的竹笋的外皮。
- 溪磴: 小溪旁的石阶。
- 蕉鹿: 比喻蕉树与鹿的双重心愿,象征和谐与自然融合。
- 鱼矶: 鱼钓的地方,通常在水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蕉鹿”与自然和谐的意象可与古代隐士文化相联,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宗周(1578-1645),明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趣盎然著称,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借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入云门》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宁静、悠然的心境。开篇的“缓步通樵径”如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伴随作者的脚步缓缓前行,仿佛感受到那份恬淡的生活气息。接着,诗人在溪边小坐,观竹楼,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诗中“蕉鹿双心化”的意象,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与未知,体现了那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缓步通樵径: 描绘了诗人轻松的步伐,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 穿林挂箨冠: 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小寻溪磴坐: 表达诗人对溪水的亲近,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
- 又过竹楼看: 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生活的情景,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蕉鹿双心化: 结合蕉与鹿,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鱼矶一水寒: 描绘了水的寒冷,增添了一丝清冷的气息。
- 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 “蕉鹿双心化”将自然与人心结合,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仗: 诗句之间的音韵和结构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 樵径: 代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 溪磴: 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蕉鹿: 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 鱼矶: 代表自然的冷静与深邃。
- 漫漫前路: 象征人生旅途的未知与希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缓步通樵径”中的“樵”指的是什么?
- A. 砍柴
- B. 砍树
- C. 砍草
- “蕉鹿双心化”中的“蕉”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香蕉
- B. 芭蕉
- C. 莲花
- 诗歌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愤怒
- 诗中“缓步通樵径”中的“樵”指的是什么?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的情感,但更加注重秋天的意境与孤独感,而刘宗周的《入云门》则更显轻松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宗周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自然:文学中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