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卫道中》
时间: 2025-01-01 12:37:5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保安卫道中
作者: 李应廌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居庸西下尽烟峦,
夏木翻风料峭寒。
沙碛马嘶边草短,
山椒云破驿楼单。
天连雁塞高横岫,
水落洋河浅见滩。
自笑书生乘传出,
白头羞戴进贤冠。
白话文翻译:
在居庸关的西面,烟雾弥漫的山峦尽头,
夏天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感觉到一丝寒意。
沙漠中的马嘶鸣,旁边的草已经枯黄得很短,
山上青椒的云层破开,驿站的楼房显得孤单。
天边雁阵飞过,横亘在高高的山岫之间,
水位下降,洋河的滩涂显露出来。
我自嘲书生乘坐驿车出发,
白头老者羞于戴上进贤的帽子。
注释:
- 居庸: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口。
- 烟峦:烟雾缭绕的山峦,形容景色朦胧。
- 翻风:形容风起时树木摇动。
- 料峭寒:形容微微的寒冷。
- 沙碛:沙土和荒地。
- 马嘶:马的叫声。
- 草短:草木生长不旺盛。
- 山椒:一种植物,这里指山上的植物。
- 云破:云层散开。
- 驿楼:古代驿站的楼房。
- 天连雁塞:天边与雁阵相连,形容高远的景象。
- 浅见滩:水位下降,河滩显露出来。
- 书生:读书人,文人。
- 进贤冠: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象征地位和荣誉。
典故解析:
- 进贤冠:进贤冠是古代文人所戴,代表着学识和地位,诗中提到的“白头羞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应廌,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曾游历多地,作品广泛,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应廌游历居庸关时,正值盛夏,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个人身份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自我的质疑。
诗歌鉴赏:
《保安卫道中》通过描绘居庸关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居庸西下尽烟峦”引入,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接着“夏木翻风料峭寒”则暗示了夏日的寒意,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草短、马嘶,驿楼单薄,形成了一种寂寥的意象。在这幅自然画卷中,诗人用“天连雁塞高横岫”将视野向远方延展,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胸怀,然而“水落洋河浅见滩”又将现实的无奈清晰地呈现出来。最后两句自嘲“书生”与“白头”,表露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无奈,既有对学识的自谦,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透出对历史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居庸西下尽烟峦:描绘居庸关西面的山峦,意境深远。
- 夏木翻风料峭寒:夏日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 沙碛马嘶边草短:环境荒凉,草木枯竭,马的叫声引发孤独感。
- 山椒云破驿楼单:山中的植物与孤单的驿楼形成对比,显得格外孤立。
- 天连雁塞高横岫:远方的雁阵与高山相连,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水落洋河浅见滩:河水低落,滩涂显露,反映出自然的变化。
- 自笑书生乘传出:自嘲自己是书生,乘车出发,感到身份的尴尬。
- 白头羞戴进贤冠:白头老者感到羞愧,不愿再戴进贤冠,反映出对自身成就的质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处境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通过人的情感表达自然的变化,如“夏木翻风料峭寒”。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环境,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最终形成对自我身份的质疑与自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峦:象征朦胧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
- 夏木:表明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
- 马嘶:象征孤独与无助。
- 驿楼:象征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雁阵: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李应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民国
-
填空题:诗中“白头羞戴进贤冠”反映了诗人对__的自我反思。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完全赞美。 (对/错)
答案:
- C. 清代
- 自身身份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但王维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融入与和谐,而李应廌则在自然中显露出更多的孤独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李应廌诗词选》
以上为《保安卫道中》一诗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