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

时间: 2024-12-29 17:02:02

文残字磨灭,往事记何人。

抛在空林下,正当荒墓林。

夕阳斜见影,古藓厚生鳞。

不是逢狂客,谁来与拂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残字磨灭,往事记何人。
抛在空林下,正当荒墓林。
夕阳斜见影,古藓厚生鳞。
不是逢狂客,谁来与拂尘。

白话文翻译:

文字已经残缺,字迹磨灭,往事还有谁能记得呢?这些记忆被抛弃在空旷的树林之下,正对着荒凉的墓地。夕阳斜照,影子在地上投下,古老的苔藓厚厚地生长着。若不是偶尔遇见一些狂放的客人,又有谁来为这些残碑拂去尘埃呢?

注释:

  • 文残字磨灭:文指文字,残指残缺,字磨灭指字迹模糊。整体意指古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 往事记何人:往事指过去的事情,记何人意指还有谁能够记得这些往事。
  • 抛在空林下:抛弃在空旷的树林之下,暗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
  • 正当荒墓林:荒墓林指荒废的墓地,表达了孤寂和无人问津的感觉。
  • 夕阳斜见影:夕阳斜照,影子投射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夕阳西下的氛围。
  • 古藓厚生鳞:古老的苔藓生长茂盛,形态如鳞片,象征岁月的痕迹。
  • 不是逢狂客:狂客指不拘小节、风流洒脱的人,表达出对历史的冷漠态度。

典故解析:

古碑常常是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诗中提到的古碑和荒墓林,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消逝,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文风沉静而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历史遗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与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古碑》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老墓地的图景,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无情。诗中,古碑的文字已经模糊,往事无人解读,仿佛象征着人们对历史的遗忘。抛弃在荒凉的树林下,显得孤独而无助。夕阳的影子投射下来,给这幅图景增添了几分温暖,却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古苔的生长,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不是狂客的偶然拜访,世间又有多少人愿意为这无人问津的历史拂去尘埃?整首诗通过对古碑的描绘,引发人们对历史、时间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残字磨灭,往事记何人:开篇直接指出古碑的衰败与遗忘,营造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氛围。
  • 抛在空林下,正当荒墓林:进一步描绘了古碑所处的环境,荒凉和孤独感愈发明显。
  • 夕阳斜见影,古藓厚生鳞:夕阳的影子及古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不是逢狂客,谁来与拂尘:结尾以反问收尾,强调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漠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古藓厚生鳞,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积累与历史的沉重。
  • 拟人:诗中通过“与拂尘”赋予了古碑某种生命感,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遗忘的沉痛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畏与对当下人们冷漠态度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碑: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荒墓林:象征被遗忘的历史与孤独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碑的文字状态如何? A. 清晰可读
    B. 模糊不清
    C. 新近刻写
    D. 完全消失

  2. 诗中提到的“狂客”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喜欢历史的人
    B. 不拘小节的人
    C. 对古碑感兴趣的人
    D. 学者

  3. 诗中“夕阳斜见影”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温暖
    B. 伤感
    C. 兴奋
    D. 急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林昉的《古碑》更侧重于历史的感叹与对人情冷漠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情感。两者虽在内容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