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四海文章伯》
时间: 2025-01-19 19:0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四海文章伯》
四海文章伯。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笔下诗成愁鬼魅,
更千军侍帐看飞檄。须信道,万人杰。
胸襟浩荡乾坤窄。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闻说九重飞紫诏,
想鸣珂日晚朝天阙。鸿鹄举,楚天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文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生壮志的渴望。词人认为自己虽然年老,但依然有志气与才能,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施展才华。面对纷繁的人才,词人并不在意,认为真正的天才如同壶中仙客般稀有。尽管面对种种困难,词人依然坚定信念,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发出豪情壮志,期待能获得朝廷的重用,成就一番伟业。
注释
- 四海文章伯:指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的人。
- 雪堂人老:指自己年纪已大,暗示经历丰富。
- 壶中仙客:比喻那些卓尔不群的人才。
- 愁鬼魅:指因诗成而感到愁苦的鬼魅,暗示创作的艰辛。
- 飞檄:古代发出的书信或命令,象征文人的影响力。
- 九重飞紫诏:指皇帝的诏令,象征对文人的重用。
- 鸿鹄:指志向远大的鸟,象征追求高远理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词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词人。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许多词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对自身才华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渴望成为一个重要主题。词人通过对比自身与他人的才华,表达出一种既自信又略带忧愁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展示了词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蕴含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怀。开头以“四海文章伯”自喻,显示出词人对自身地位的自信。在对比中,词人感叹世间人才如云,但认为真正的天才如同壶中仙客,难得一见,这种自我肯定与谦逊并存的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气质。
接下来的“笔下诗成愁鬼魅”则展现了创作的艰辛与困惑,词人虽有才华,却也面临着创作的烦恼,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复杂性。通过“千军侍帐看飞檄”,词人展现了自己如同号角般的影响力,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引起朝廷的重视。“直渡黄河擒颉虏”则表达了词人希望能为国家出力的壮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词情感激昂,意象饱满,词人不仅在追求个人成就,更是在呼唤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对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海文章伯:自信于自己的才华和地位。
- 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年岁已高,仍有谁能与之匹敌。
- 馀子纷纷何足数:世上许多才子,无法与自己相比。
- 除是壶中仙客:真正的天才如壶中仙客般稀有。
- 况夺得秋光清彻:即使获得了秋天的清新与明朗。
- 笔下诗成愁鬼魅:创作时的愁苦与不易。
- 更千军侍帐看飞檄:渴望自己的文才能够影响他人。
- 须信道,万人杰:相信自己的天赋与才华。
- 胸襟浩荡乾坤窄:气魄广阔,胸怀宽广。
-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在东楼吟咏,壮志未被识别。
- 直渡黄河擒颉虏:愿意为国出力,捉获敌人。
- 吐尽平生奇策:展现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策略。
- 终不负雄姿英发:不辜负自己的英俊与才华。
- 闻说九重飞紫诏:听说皇帝的召唤。
- 想鸣珂日晚朝天阙:希望能够荣幸地入朝。
- 鸿鹄举,楚天阔:鸿鹄高飞,象征志向远大。
修辞手法:这首词运用了对比、夸张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自我对比和对他人的评价,增强了词人自信的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词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的关切与责任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章伯:象征极高的文学成就。
- 雪堂:象征清高与孤独。
- 壶中仙客:象征稀有的天才。
- 秋光:象征清明和希望。
- 飞紫诏:象征权力与荣耀。
- 鸿鹄:象征远大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四海文章伯”指的是: A. 有才华的人
B. 文章的作者
C. 诗歌的主题 -
“愁鬼魅”形容的是: A. 诗人快乐的心情
B. 诗人创作的艰辛
C. 诗人的朋友 -
“鸿鹄举”中“鸿鹄”指: A. 一种鸟
B. 远大的志向
C. 一种美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价值的思考,以豪放的情感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为直白地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豪放的个性。两者在表达情感时,虽风格各异,但均展现了文人对自我价值、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词学研究》
- 《宋代词人传记》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