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时间: 2025-01-04 11:42:08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作者:晁补之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与世人相处,却没有人心的情感。
诗歌怎能算是世俗的语言,世俗的语言又无法形容诗的深意。
苏东坡怜惜这个老翁,虽然同调却隔着生死。
他形影相随,来到门前,却无人感到惊讶。
喝酒后自我陶醉,心中放纵毫无愧疚。

注释: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高洁的情操著称。
  • 世外语:指与世俗相隔的语言,形容诗歌的超然性。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与陶渊明同样被后人所敬仰。
  • 形光:形象和光辉,形容人的气质或风采。
  • 户屦:门口的鞋子,形容来访的人的身份和状态。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以其《饮酒》系列诗歌而著称,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东坡(苏轼)常常对陶渊明的作品表示赞赏,借此诗表达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叔明,号阮籍,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受陶渊明的影响,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的距离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提到陶渊明“群于人,而无人之情”,表达了他与世俗的疏离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厌倦。接下来的“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则强调了诗歌的独特性,它超越了日常语言的表达,融入了更深的情感与思想。诗的最后两句“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则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饮酒寻求精神的解脱,展示了一种无所羁绊的自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陶渊明与世人交往,但对人情冷漠。
    •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诗歌是世外之音,世俗语言无法表达其精髓。
    •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苏东坡对陶渊明的欣赏,虽同样追求诗意,但两者生死相隔。
    •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陶渊明的精神光辉来到门前,却无人感到惊讶。
    •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借酒自醉,心中无愧,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世语不可名”暗示世俗语言的局限性。
    • 对仗:“同调但隔生”强调了两位诗人之间的精神共鸣与生死差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联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陶公: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精神。
  • 饮酒:象征自由与洒脱。
  • 东坡:代表对陶渊明的尊重与追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渊明被称为“陶公”,他主要以什么著称? A. 诗歌
    B. 书法
    C. 绘画

  2. “世语不可名”中的“世语”指的是什么? A. 诗词
    B. 世俗语言
    C. 古文

  3. 诗中“得酒自醒醉”的意思是? A. 喝酒后清醒
    B. 喝酒忘忧
    C. 喝酒后后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晁补之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陶渊明的诗更强调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而晁补之则在其作品中融入了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与继承,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