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道中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21:53:10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

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白话文翻译:

我随着征召的命令来到边塞,家乡与琴书的故地在邺都。喝着白酒,悠闲地谈心,回忆起你;可是在黄花的佳节时节,我却感到无限的愁苦。

注释:

  • 身随符檄:指身处征召、命令之中,表示作者身处战乱或征战的环境。
  • 塞垒:指边塞的堡垒,暗示战争的背景。
  • 家与琴书:指作者的家乡与琴书相伴的生活,表达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 白酒清谈:指饮酒畅谈,体现一种轻松的社交场合。
  • 黄花佳节:指重阳节,黄花象征着节日,表达对节日的思念与愁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隐君,宋代诗人,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身随符檄塞垒”引入,直接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符檄”不仅指命令的符书,更是象征着战争的无情与压迫,诗人身在其中,心中却充满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家与琴书邺都”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渴望,邺都作为古代文化重地,承载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白酒清谈的意象,虽然表面上是轻松的场景,却在黄花佳节的对比中,显得尤为悲凉。黄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意味着团聚与欢乐,但在诗中却引发了愁苦,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随符檄塞垒”:身处征召,身在边塞,透露出作者的无奈与被迫。
    • “家与琴书邺都”: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与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邺都的琴书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白酒清谈忆汝”:白酒与谈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同时也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黄花佳节愁予”:重阳节的愁苦,反映了作者在佳节时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白酒的欢愉与黄花佳节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符檄”、“塞垒”、“琴书”等意象,展现了战争与文化的冲突。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诗人对故乡、文化生活的思念,以及佳节时的孤独愁苦,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 符檄:象征战争的命令,代表了历史的沉重。
  • 琴书:象征文化与理想生活,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酒:象征社交与放松,反映了内心的逃避。
  • 黄花:象征佳节,代表团聚与欢乐,但在此却引发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友谊
    • D. 春天
  2. “白酒清谈忆汝”中的“汝”指代谁?

    • A. 家乡
    • B. 朋友
    • C. 亲人
    • D. 自己
  3.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着节日的愁苦?

    • A. 符檄
    • B. 琴书
    • C. 白酒
    • D. 黄花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晁补之的作品都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而晁补之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