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4:21: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锦堂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玉镜蛛灵,雕檐鹊喜,徙倚连理枝旁。
小比肩人重见,叶对花当。
留仙裙开分蛱蝶,锁云囊小绣鸳鸯。
潇湘水,换了绛河,凌波试认英皇。
兰当。清夏气,珠树底,薰风酝酿红芳。
并坐珊瑚女子,似说昭阳。
画屏侧畔红鹦对,玉钗头上紫鸾双。
谁得似,除是同心薰箭,比目莲房。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下,镜子里映出蛛丝的灵动,精美的屋檐上喜鹊欢跳,倚靠在连理枝旁。
小比肩的人重又相见,叶子与花儿对映。
仙女的裙子轻轻展开,蝴蝶翩翩飞舞;锁住云彩的小袋子里绣着鸳鸯。
潇湘水变成了绛河,试着在波上辨认那英俊的君王。
兰花绽放,清夏的气息在珠树下弥漫,薰风中酝酿着红色的花香。
珊瑚女子并肩而坐,仿佛在说着昭阳的故事。
画屏旁红鹦鹉对着,玉钗上的紫鸾双双飞舞。
谁能比得上,唯有那同心的薰箭,像比目鱼的房间一样紧密。
注释
- 玉镜:比喻清澈的水面或镜子。
- 蛛灵:指蛛丝,形容细腻的景象。
- 连理枝:比喻情人间的结合。
- 小比肩:形容相见的人身材娇小。
- 留仙裙:留仙裙是仙女的裙子,象征着美丽和轻盈。
- 锁云囊:指小袋子,锁住了云彩,形象生动。
- 潇湘水:潇湘是地名,象征着美丽的水乡。
- 英皇:指英俊的君主。
- 薰风:温暖的风,带来花香。
- 同心薰箭:比喻心心相印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昼锦堂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场景。诗的开头通过“玉镜蛛灵,雕檐鹊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接着,小比肩人的重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重逢和情感的交织,似乎在诉说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诗中“留仙裙开分蛱蝶”的意象,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隐含着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后半部分中提到的“潇湘水”、“英皇”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理想化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清夏的气息中,充满了爱的期待与温暖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美好而轻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镜蛛灵”:通过对镜子和蛛丝的描绘,展现出清澈和细腻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雕檐鹊喜”:喜鹊在屋檐上跳跃,象征着欢快与吉祥,增添了春日的生机。
- “小比肩人重见”:重逢的场景,表达了感情的温暖。
- “叶对花当”:叶子和花儿相映成趣,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留仙裙开分蛱蝶”:美丽的仙女裙与蝴蝶的飞舞,描绘了美丽的景象与自由的灵魂。
- “锁云囊小绣鸳鸯”:锁住云彩的小袋子,描绘了浪漫的爱情。
- “潇湘水,换了绛河”:水流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凌波试认英皇”:在波上试着辨认君主,含有对理想爱情的期待。
- “清夏气,珠树底,薰风酝酿红芳”:描绘了夏日的气息,花香四溢,营造出温暖的场景。
- “并坐珊瑚女子,似说昭阳”:女子坐在一起,像是在谈论美好的故事。
- “画屏侧畔红鹦对,玉钗头上紫鸾双”:色彩斑斓的鸟儿和精致的首饰,展现出富丽堂皇的生活。
- “谁得似,除是同心薰箭,比目莲房”:最后以比目莲房来象征真挚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永恒爱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雕檐鹊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自然界的生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镜:象征清澈与美好。
- 蛛灵:细腻与灵动。
- 连理枝:象征爱情的结合。
- 留仙裙:美丽与神秘。
- 潇湘水:美丽的自然景象。
- 红鹦:色彩艳丽的鸟,象征热情。
- 薰箭:心心相印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雕檐鹊喜”的意思是:
A. 喜鹊在屋檐上欢快跳跃
B. 雕刻的屋檐上有喜鹊
C. 喜鹊在树上唱歌 -
“留仙裙开分蛱蝶”的意象主要是指:
A. 仙女的裙子与蝴蝶的飞舞
B. 蝴蝶在裙子上停留
C. 仙女在跳舞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 朱熹
- 《鹧鸪天》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昼锦堂 其三》与朱熹的《春日偶成》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樊增祥的作品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与浪漫,而朱熹则更多地表达了哲理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