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整衾和枕簟,振席见灯檠。
欲读书休读,难成梦也成。
四山连屋静,一叶隔窗鸣。
总不关吾事,无非是物情。
白话文翻译
整齐的被褥和枕头铺在床上,轻轻抖动席子看到桌上的灯光。
想要读书却又停下,做梦也难以成真。
四周的山村寂静无声,只有一片树叶在窗外轻轻鸣叫。
这一切与我无关,不过是自然的情感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整衾:整齐的被子。
- 枕簟:枕头和席子。
- 振席:抖动席子,指清理或调整。
- 灯檠:灯具,古时指用来照明的灯。
- 欲读书休读:想读书却停下不读。
- 物情:自然的情感或事物的情状。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强调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约1050—1127),字子昂,号逢源,宋代诗人。韩淲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山水自然与人事哲理,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二十二日雨 其一》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人思想激荡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抒发了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事与物情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二十二日雨 其一》是一首描绘雨天情景的诗,诗人在寂静的雨夜中,通过整齐的床铺、微弱的灯光和窗外的自然声音,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开篇的“整衾和枕簟”展现了一种宁静的居家环境,而“欲读书休读”则流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却又无奈的心情,显示出一种消沉的情绪。
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四山连屋静”反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只有窗外的“一叶”在鸣叫,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与人类的孤独感之间的对比。最后一句“总不关吾事,无非是物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世事的超然与淡泊,似乎在说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唯有物情流转。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我情感的深度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整衾和枕簟:描绘了诗人整齐的床铺,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居家氛围。
- 振席见灯檠:抖动席子,看到微弱的灯光,暗示诗人在思考或犹豫。
- 欲读书休读:想要读书却停下,表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难成梦也成:即使是做梦,也难以达成愿望,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 四山连屋静:四周的环境安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一叶隔窗鸣:窗外的自然声响,象征生命的存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 总不关吾事:表达对外界事物的超然态度。
- 无非是物情:最终强调一切都是自然的情感流动,诗人对此持平和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一叶隔窗鸣”比喻自然生命的存在与人事的孤独。
- 对仗:如“整衾和枕簟”与“振席见灯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雨天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我情感的深度反省,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衾:象征温暖与休息的空间,反映出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灯檠:代表知识的光明,象征着追求与启迪。
- 一叶:象征自然生命的脆弱与存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山:象征环境的安静与稳定,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整衾和枕簟”表示什么?
A. 诗人的生活状态
B. 诗人的旅行经历
C. 诗人的家庭背景 -
“欲读书休读”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兴奋
B. 无奈
C. 快乐 -
诗中的“一叶隔窗鸣”是指什么?
A. 一片叶子在窗外响动
B. 一片叶子在窗内飘落
C. 一片叶子在窗外遮挡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韩淲的《二十二日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思考,但韩淲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反思,而王维则将自然与人心结合得更加和谐,展现出一种理想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淲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