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洲至六合》

时间: 2024-12-29 17:54:41

纤纤芦上月,历历船中晓。

风鸟共一轻,江天相与杳。

云归三楚秀,山点六峰小。

滁水回曩游,灵岩发新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纤纤芦上月,历历船中晓。
风鸟共一轻,江天相与杳。
云归三楚秀,山点六峰小。
滁水回曩游,灵岩发新眺。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月光照在芦苇上,清晨的船只在水中显得格外清晰。
微风拂过,鸟儿轻盈地飞翔,江河与天空相互交融,显得遥远而迷茫。
云雾回归于三楚大地的秀丽,山峦点缀着六座小峰。
滁水悠悠流淌,勾起我对往日游玩的回忆,灵岩的景色让我重新眺望远方。

注释:

  • 纤纤:形容细小轻柔,通常用来描绘芦苇等植物的姿态。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 :深远、遥远的意思,这里形容江天的博大与空灵。
  • 三楚:指的是楚地,包括今湖北、湖南等地,古称三楚。
  • 六峰:指的是六座小山峰,形象上点缀在雄伟的自然景观中。
  • 滁水:指滁河,为安徽省的一条河流,诗中提及是对过去游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敬,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天宁洲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日游玩的怀念。在当时,清代社会对文人墨客的游历与创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诗人通过描绘风景,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天宁洲至六合》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古诗。全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气息。开头两句“纤纤芦上月,历历船中晓”,描绘了月光照耀在芦苇上的细腻景象,给人一种柔和的视觉体验。接着“风鸟共一轻,江天相与杳”,则通过风和鸟的轻盈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云归三楚秀,山点六峰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云朵与山峰的结合,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最后两句“滁水回曩游,灵岩发新眺”则将个人的情感带入,表明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和对当前美景的赞叹。整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也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的沉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纤芦上月:通过“纤纤”形容芦苇的细腻,展现了月光的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2. 历历船中晓:清晨的船只在水中显得特别清晰,反映出清晨的明朗和生机。
  3. 风鸟共一轻:风与鸟的轻盈之感,传达出一种自在与和谐的自然状态。
  4. 江天相与杳:江河与天空交融,营造出一种空灵、遥远的意境。
  5. 云归三楚秀:云彩回归于秀美的三楚大地,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感慨。
  6. 山点六峰小:六峰小山点缀其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7. 滁水回曩游:滁水的流淌勾起了往日游玩的回忆,表明了诗人的怀旧情怀。
  8. 灵岩发新眺:对灵岩新景的眺望,传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美丽的画卷,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将风、鸟与人类的情感结合,使自然充满生命力。
  • 对仗:如“纤纤”与“历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引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苇:象征着柔弱与坚韧。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清晰的思维。
  • 江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 :象征着自由与浮动的思想。
  • 山峰:象征着稳固与高远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纤纤芦上月”中的“纤纤”指的是: A. 粗大
    B. 细小
    C. 雄伟
    D. 明亮

  2. “滁水”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滁河
    D. 淮河

  3. 诗中提到的“三楚”指的是: A. 三个国家
    B. 三个地方
    C. 三种事物
    D. 三种情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思乡的情感。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了晨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旅程。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比较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敬诗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