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作者: 蒲寿宬 〔宋代〕
原文展示:
莫歌乱我蛩,莫舞践我菊。
歌不入此耳,舞适局汝足。
蛩吟今古心,菊老贫贱屋。
斟菊听我蛩,绝胜人间曲。
白话文翻译:
不要在这里唱歌打扰我的蟋蟀,不要在这里跳舞践踏我的菊花。
歌声我听不见,舞蹈只适合你自己。
蟋蟀的吟唱,蕴含着古今的情怀,菊花在贫贱的屋子里已经老去。
倒上一杯菊花酒,静静听我的蟋蟀鸣叫,比起人间的曲子要更胜一筹。
注释:
- 蛩:指蟋蟀,常用来比喻清脆的鸣叫。
- 践:踩踏、践踏。
- 局:局限、限制。
- 斟:倒酒。
- 绝胜:远胜于,超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菊”与“蛩”,分别象征着清高与清雅。菊花在古代常被用来表达高洁的品质,而蟋蟀则与古人的情感、思绪相连。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寿宬,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作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率真,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身处山中,好友前来作客,但山地狭小,无法容纳歌舞,诗人因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声音的珍视。诗中虽有拒绝之意,却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拒绝。开头两句“莫歌乱我蛩,莫舞践我菊”展示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敏感与厌恶,表现出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在人们纷扰的生活中,诗人更愿意静享自然之美,倾听蟋蟀的吟唱,品味菊花的芬芳。
“歌不入此耳,舞适局汝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排斥,歌声与舞蹈在此时似乎显得格外无趣,反而让人感到厌倦。诗人通过“蛩吟今古心,菊老贫贱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贫贱环境中所蕴含的高洁情操,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斟菊听我蛩,绝胜人间曲”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饮酒听蟋蟀鸣叫来反衬人间歌舞的浮华,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歌乱我蛩,莫舞践我菊:请求他人不要用歌声打扰蟋蟀的鸣叫,也不要用舞步践踏菊花,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 歌不入此耳,舞适局汝足:歌声无法传入耳中,而舞蹈仅适合于你自己,强调诗人对外界活动的无感。
- 蛩吟今古心,菊老贫贱屋:蟋蟀的吟唱中蕴含着古今情感,而菊花在贫贱的屋子里已经老去,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斟菊听我蛩,绝胜人间曲:倒上一杯菊花酒,静静地听蟋蟀的鸣叫,比起人间的乐曲要更胜一筹,表现出对自然声音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莫歌乱我蛩,莫舞践我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蟋蟀的鸣叫与人间的曲子进行对比,突显了自然声韵的美好。
- 拟人:将蟋蟀的吟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歌舞的拒绝与对蟋蟀鸣叫的珍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逃避。它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蛩: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 菊: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淡然态度。
- 酒:象征诗人的洒脱与对生活的享受,体现出放松心情的趣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青蛙
C. 鸟
D. 蝉 -
“歌不入此耳”中的“耳”是指什么? A. 耳朵
B. 音乐
C. 心灵
D. 外界 -
诗人通过“斟菊听我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亲近
B. 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A. 蟋蟀
- A. 耳朵
- B. 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杂诗》: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王维的诗更为细腻,形象生动。
- 陶渊明《饮酒》:与蒲寿宬的作品相似,强调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