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鉴泉介庵同游徐园》
时间: 2025-01-01 17:5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将目力送归鸿,意气颓然一秃翁。
辟世犹能作重九,污人终自厌西风。
无山易败登高兴,得酒聊忘失路穷。
霜菊名园堪徙倚,未妨同恋夕阳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绪,空洞的目光送走了归来的鸿雁,心情颓废得像个光头的老翁。虽然与世隔绝,他依然能在重阳节时作诗,然而厌恶世俗的人终会自我厌弃,像那西风般冷淡。登高的兴致虽易受挫,但喝酒可以暂时忘却路途的艰辛。霜菊在这美丽的园子里可以依靠,未必不能在夕阳的余晖中分享那份温暖的情感。
注释:
- 目力:眼光、视力。
- 归鸿:归来的鸿雁,象征着离别与重聚。
- 意气颓然:心情低落消沉。
- 辟世:与世俗隔绝,隐居。
- 重九:重阳节,象征长寿与团聚。
- 污人:指那些心灵肮脏之人。
- 西风:秋天的风,常带有凄凉的意象。
- 登高:登高望远,常用来形容志向。
- 霜菊:霜打过的菊花,代表坚韧与清高。
- 夕阳红:夕阳的光辉,寓意温暖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孝胥(1832年-1894年),字翰卿,号秋斋,晚号梅溪,清代诗人,官员。他生活在清朝的动荡时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诗风多以清新、自然、含蓄见长。
创作背景:
《九日鉴泉介庵同游徐园》创作于清代,正值郑孝胥隐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在重阳节之际,诗人与友人游园,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环境的深刻感受。开篇以“空将目力送归鸿”引入,表达了作者对归来的渴望与对曾经的追忆,似乎在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的“意气颓然一秃翁”,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认知与接受,深刻地揭示了人到老年后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
“辟世犹能作重九”,反映出诗人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依然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在重阳节时作诗,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持;而“污人终自厌西风”则是对世俗的否定,表现出对清白高洁的追求。
“无山易败登高兴,得酒聊忘失路穷”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从消极到积极,借酒消愁,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十分常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调侃与自嘲。最后两句“霜菊名园堪徙倚,未妨同恋夕阳红”则更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惬意,寓意着尽管人生苦短,但仍应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将目力送归鸿:目光空洞地送别归来的鸿雁,暗示离别。
- 意气颓然一秃翁:心情低落,像个光头的老翁,形象生动。
- 辟世犹能作重九:虽隐居仍能在重阳节时作诗,表现坚持。
- 污人终自厌西风:世俗之人最终厌倦凄凉的生活。
- 无山易败登高兴:没有山的环境,难以体验登高的乐趣。
- 得酒聊忘失路穷:喝酒可以暂时忘却人生的困境。
- 霜菊名园堪徙倚:霜菊在名园中可依靠之美。
- 未妨同恋夕阳红:与友人共享夕阳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秃翁”,生动形象。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厌倦的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尽管有无奈与失落,但在美好的自然之中,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鸿:象征着离别与重聚,暗示人生的变迁。
- 秃翁:代表了老年人的孤独与无奈。
- 重九:象征着长寿与团聚的美好愿望。
- 西风:带有凄凉感的秋风,象征着时光流逝。
- 霜菊:坚韧和高洁,象征着生命的坚强。
- 夕阳红:美好的时光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空将目力送归鸿”中的“归鸿”是什么?
- A. 雁
- B. 鸟
- C. 鱼
-
诗人用“秃翁”来形容自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年轻
- B. 孤独和无奈
- C. 快乐
-
“污人终自厌西风”中的“污人”指的是什么?
- A. 高尚的人
- B. 世俗的人
- C. 隐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为深沉与悲壮。
- 《山居秋暝》(王维):描绘山水之美,意境清幽,带有一种宁静之感。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