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白话文翻译:
初次派遣使者请求这片土地,恰逢高宗皇帝的盛世。
六个州谁在这里犯了错误?一声痛哭失去了美好的红颜。
开凿空中的蚕丛,吁气如蜃的奇妙。
山头风声猎猎,依然误了这龙旗的方向。
注释:
- 遣使:派遣使者。
- 高皇:指高宗皇帝,象征国家的盛世。
- 六州:指某个特定的区域或地方。
- 铸错:铸造错误,这里隐喻错误的决策或失误。
- 燕脂:指美人或美好的事物,常用来形容红色的腮红。
- 凿空:开凿空中或虚空。
- 蚕丛:古代神话中提到的地方,象征神秘或奇异。
- 嘘云:吹气使云雾产生。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 龙旗:象征国家或王权的旗帜。
典故解析:
- 高皇全盛时:指的是古代盛世,通常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相联系。
- 蚕丛辟:可能指《山海经》中的神话典故,暗示开辟新天地的勇气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希声,号惕庵,清代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朝末年,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香港在此时期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地位愈发凸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深切情感。第一句提到“遣使初求地”,意指历史上对土地的争夺和外交的尝试,暗示着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接着提到“高皇全盛时”,则引入了对繁荣盛世的向往,令人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国民的幸福。然而,随之而来的“六州谁铸错?”则传达出一种对历史失误的追问,反映出对于过去决策失误的痛心和对现状的不满。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一句,描绘出一种虚幻而又神秘的景象,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但又带着一丝无奈。最后一句“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则以“龙旗”作为国家的象征,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暗示着在风雨飘摇中国家的命运依然未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香港未来的关切,构成了一幅悲壮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遣使初求地:表达了派遣使者的决心,暗示对土地的渴望。
- 高皇全盛时:引入历史背景,强调盛世的荣耀。
- 六州谁铸错?:对历史的反思,质疑过去的决策。
- 一恸失燕脂:感叹失去美好,隐喻对国家命运的惋惜。
- 凿空蚕丛辟:展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象征着希望。
- 嘘云蜃气奇:描绘神秘的景象,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
- 山头风猎猎:描绘风声,象征动荡不安的时局。
- 犹自误龙旗:表现对国家方向的迷茫与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脂”比作美好的人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龙旗象征国家,蚕丛象征希望,形成深层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深切情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旗:象征国家的尊严与权力。
- 燕脂:象征美好与失去。
- 蚕丛:象征神秘的境界与探索的勇气。
- 风猎猎:象征动荡与变幻的时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皇”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 A. 明代皇帝
- B. 清代皇帝
- C. 唐代皇帝
- D. 宋代皇帝
-
“六州谁铸错”中的“铸错”意指什么?
- A. 制造错误
- B. 铸造货币
- C. 误判形势
- D. 建设失误
-
诗中“龙旗”象征什么?
- A. 国家
- B. 财富
- C. 战争
- D. 自由
答案:
- B. 清代皇帝
- A. 制造错误
- A. 国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黄遵宪的《香港感怀十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黄遵宪更加强调对香港的特殊情感,而杜甫则是对整个国家的悲悯与关怀。
参考资料:
- 《黄遵宪集》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