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暮归
作者: 张廷玉 〔清代〕
林端鸦阵横,烟外樵歌起。
疲驴缓缓行,斜阳在溪水。
白话文翻译:
在森林的边缘,乌鸦成群飞翔,远处传来樵夫的歌声。
疲惫的驴子缓缓前行,斜阳的余晖映照在溪水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端: 森林的边缘。
- 鸦阵: 乌鸦成群。
- 烟外: 远处,指视线之外。
- 樵歌: 砍柴人的歌声。
- 疲驴: 疲惫的驴子。
- 缓缓: 慢慢地。
- 斜阳: 夕阳,指西下的太阳。
- 溪水: 小溪的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古代农民和樵夫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一种田园诗意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廷玉(1642年-1712年),字宗周,号云卿,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任内阁学士,后为礼部尚书,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张廷玉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康熙年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诗中描绘的樵夫和归家的驴子,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日常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山中暮归》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们生活的简单。诗的开头,描绘了在树林边缘,乌鸦成群飞翔的景象,这一意象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自然氛围,也预示着黄昏即将来临。接着,远处传来樵夫的歌声,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丝生气与温暖。这种音乐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乐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疲驴缓缓行”一句,展现了归家的驴子,虽然疲惫,但它的步伐依然从容。同时,这也让人联想到归家的旅途,既有疲惫也有归属感。最后“斜阳在溪水”则通过夕阳的映照,渲染出一种温柔、宁静的气氛。夕阳的余晖与溪水的流淌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动人与静的和谐画面。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端鸦阵横: 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乌鸦在树林的边缘飞翔,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和动感。
- 烟外樵歌起: 远处传来的樵夫歌声,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人情味,暗示着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 疲驴缓缓行: 归家的驴子虽然疲惫,表现了归途的缓慢与安稳,传达了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前行的意义。
- 斜阳在溪水: 夕阳的金色光辉洒在溪水上,营造出温暖而静谧的氛围,象征着宁静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 “斜阳在溪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温暖。
- 拟人: “樵歌起”赋予了樵夫的歌声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 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鸦: 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樵歌: 代表劳动的欢乐与生活的乐趣。
- 疲驴: 体现归家的疲惫与安定。
- 斜阳: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疲驴缓缓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疲惫与安稳
B. 急促与匆忙
C. 喜悦与兴奋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与悲伤
B.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C. 城市的喧嚣 -
“斜阳在溪水”中的“斜阳”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压力
B. 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C. 自然的险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田园生活,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但更加突出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杜甫《春望》: 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主题更为沉重,展现与张廷玉的田园诗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