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山》
时间: 2025-01-17 09:5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功臣山
作者: 黄与坚 〔清代〕
郁盘松径偃青苍,
甃石犹看废苑墙。
雅噪断桥騕袅绝,
草埋眢井辘轳荒。
王宫灭没余抔土,
霸业销沈付夕阳。
争似普光遗塔在,
路人指点客徬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被遗弃的地方,青翠的松树掩映着小径,石砖依然可以看见昔日的园墙。优雅的声音已被断桥所隔,草丛中埋没了井口和辘轳,显得荒凉。昔日的王宫已经消失,只剩下零星的土壤,曾经的霸业如今也沉入了夕阳的余辉中。比起这些,唯有普光寺的遗塔依然傲立,路人指着它,感到迷茫与惆怅。
注释:
- 郁盘松径:郁郁葱葱的松树掩映的小径。
- 甃石:指铺路用的石砖。
- 雅噪:指优雅的声音。
- 断桥:已经断裂的桥。
- 草埋眢井:草丛掩盖了井口。
- 辘轳:井边用来提水的工具。
- 王宫灭没:昔日的王宫已经消失。
- 霸业销沈:曾经的霸业也随之消逝。
- 普光遗塔:指的是普光寺遗留下来的塔。
- 路人指点:路人指着塔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与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风格多为沉郁悲凉,常反映历史的兴衰与人事的沧桑。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废墟的描绘,表达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功臣山》以清新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思考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青松掩映的小径和陈旧的园墙,给人一种清幽而又落寞的感觉。接着通过对断桥和埋没井口的描写,反映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后半部分,诗人用“王宫灭没”来强调历史的无情,曾经的权势和辉煌已烟消云散,最终只剩下夕阳下的遗迹,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结尾处提到普光遗塔的存在,虽显得孤独却仍然屹立,给人一种希望和坚韧的力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盘松径偃青苍:描绘山间小径被青苍的松树环绕,显得静谧而幽深。
- 甃石犹看废苑墙:废弃的园墙依稀可见,暗示昔日的繁华。
- 雅噪断桥騕袅绝:优雅的声音被断桥阻隔,象征交流与联系的断裂。
- 草埋眢井辘轳荒:井口被草埋没,象征生命与活力的消失。
- 王宫灭没余抔土:昔日王宫已化为一抔黄土,强调历史的无情。
- 霸业销沈付夕阳:辉煌的霸业已随夕阳沉没,寓意荣华的短暂。
- 争似普光遗塔在:普光寺的遗塔仍然矗立,显现出一种坚持与希望。
- 路人指点客徬徨:路人指着遗塔,表达对过往的迷惘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突显时间的无情。
- 拟人:如“雅噪”使声音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象征:普光遗塔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同时也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
- 废苑墙:暗示过去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
- 断桥:象征失去的联系与交流。
- 普光遗塔:象征历史的延续,尽管周遭已荒废,塔依然坚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繁华的王宫
- B. 荒凉的废墟
- C. 美丽的花园
- D. 绿树成荫的山谷
-
“普光遗塔”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繁华
- B. 未来的希望
- C. 历史的延续
-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历史变迁与家国情怀。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功臣山》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而《登鹳雀楼》则强调了个人的壮志与远大理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