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絮影》
时间: 2025-01-04 15:1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令·絮影
作者:陈宝琛 〔清代〕
是何悠飏,半庭晴日,随风无著。
误群儿扑地还争捉。
又斜上墙新垩。
六如空相谁真觉。
比沾泥奚若。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
白话文翻译:
这轻盈的影子是什么呢?在半个院子里,晴朗的日子里,它随风漂浮,没有固定的地方。误导着小朋友们扑向地面,争着去捉。又斜斜地映上墙面,像是新刷的墙面。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这种空灵的美呢?与其沾染泥土又有什么关系呢?它替剩下的春天写下了这幅画,浮萍离去后,究竟在哪里寻觅根脚呢?
注释:
- 悠飏:轻盈飘荡的样子。
- 无著:没有固定的依托或位置。
- 误群儿:误导孩子们。
- 斜上墙新垩:影子斜斜地映在新刷的墙上。
- 六如空相:六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空相结合,形容一种空灵的状态。
- 比沾泥奚若:与其沾染泥土又有什么关系。
- 浮萍一去:浮萍离去之后。
- 底处寻根脚:究竟在哪里寻找根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宝琛,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蕴含哲理,关注社会与人生。
创作背景:
《探春令·絮影》创作于春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探春令·絮影》通过对春日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无常。在诗中,作者以“悠飏”的絮影作为切入点,表现了春天的清新与变化。诗的开头便通过“晴日”和“随风”勾勒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接着引入孩子们扑捉影子的画面,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这种轻快的场景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活力,也隐喻了童真与纯粹的追求。
接下来的“斜上墙新垩”,则将目光转向墙面上的影子,透出一种静谧与思索的气息。诗人借助“六如空相”一语,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感悟,提醒人们在繁华背后寻求内心的真实与纯净。最后的“比沾泥奚若”,则在轻描淡写中展现了对生活状态的深思,强调了根本与浮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在春日的背景下,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变化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何悠飏:提出一个问题,引入对影子的思考。
- 半庭晴日,随风无著:描绘一个晴朗的春日,影子随风漂浮,没有固定的地方,象征着春天的轻盈与自由。
- 误群儿扑地还争捉:孩童们误以为可以捉住影子,体现了童趣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又斜上墙新垩:影子映射在新墙上,表明春天的生命力和变化。
- 六如空相谁真觉:质疑人们对这种空灵美的真正感受,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 比沾泥奚若:与其沾染泥土,反映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总结春天的象征意义,浮萍的离去代表生命的无常,质疑根基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影子比作春天的象征,生动形象。
- 拟人:影子被赋予生命,表现出对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如“随风无著”与“扑地还争捉”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影子,探讨了生命的轻盈与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世俗的超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絮影:象征春天的轻盈和变化。
- 墙:象征生活的环境与背景。
- 浮萍:象征生命的无根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悠飏”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轻盈的影子
C. 孩子们 -
诗中提到的“六如空相”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生的繁华
B. 生命的空灵与哲思
C. 自然的美丽 -
“比沾泥奚若”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世俗的轻视
C. 对春天的珍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情感较为直接。
- 《春江花月夜》:更为抒情,结合了人事与自然,展现了更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