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夏寿太守)》
时间: 2025-01-04 06:39: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夏寿太守)
作者: 杨绘 〔宋代〕
对亭台幽雅,水竹清虚,嫩凉轻透。
碧沼红蕖,送香风盈袖。
白首冯唐,诞辰同庆,上百分仙酎。
鳌禁词垣,乌台谏省,昔游俱旧。
千里长沙,五年湓浦,近捧丝纶,更藩移守。
桂苑余芳,有孙枝新秀。
罗绮雍容,管弦松脆,愿拜延椿寿。
岁岁年年,今朝启宴,欢荣良久。
白话文翻译
在优雅的亭台旁,水竹清幽,微风轻轻透过嫩凉的空气。
碧绿的池塘中红莲盛开,香风弥漫,沁入衣袖。
白发苍苍的冯唐,今天与我们同庆生辰,举杯共饮百岁仙酒。
曾经在鳌山吟咏,乌台谏议的地方,往日的游玩回忆依旧。
千里之外的长沙,五年在湓浦任职,近来又握住丝绸的文书,调任他处。
桂苑中余香犹存,有孙子辈的新秀。
华丽的罗绮装饰,管弦乐器悠扬动听,愿为延椿祝寿。
年年岁岁,今天再次启宴,欢庆的时光绵长。
注释
- 亭台: 指的是古代的建筑,通常是供人游玩休息的地方。
- 水竹: 水边的竹子,象征清幽。
- 冯唐: 指冯唐白首,历史上有名的老者,象征长寿。
- 仙酎: 指仙人所饮的美酒,象征长寿的祝福。
- 桂苑: 指桂树的园子,象征美好和高雅的环境。
典故解析
- 冯唐: 出自《莺莺语》,传说中冯唐白头仍能得意,喻意对长寿的祝愿。
- 乌台谏省: 指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场合,代表往日的友情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绘,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擅长于抒情和咏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季,正值朋友冯唐生日,诗人以宴会为契机,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蓬莱》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自然美的诗作。开篇以“亭台幽雅,水竹清虚”描绘出一幅清幽脱俗的夏日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接着通过“碧沼红蕖”引出香气,进一步渲染出宴会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白首冯唐”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思考。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如“桂苑余芳”便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持久的友谊,充满了文化内涵。结尾“岁岁年年,今朝启宴”则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生活的欢愉与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到个人情感,再到对友人的祝福,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亭台幽雅,水竹清虚,嫩凉轻透。
描述了亭台的优雅和环境的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
碧沼红蕖,送香风盈袖。
碧绿的池塘和盛开的红莲,香气飘散,增添了美好的感官体验。 -
白首冯唐,诞辰同庆,上百分仙酎。
用冯唐的长寿象征祝福,与朋友共同庆祝生日,举杯共饮美酒。 -
鳌禁词垣,乌台谏省,昔游俱旧。
追忆往日的游玩与友谊,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 -
千里长沙,五年湓浦,近捧丝纶,更藩移守。
叙述自己的仕途经历,体现出人生的变迁与对友人的思念。 -
桂苑余芳,有孙枝新秀。
暗喻后辈的优秀,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罗绮雍容,管弦松脆,愿拜延椿寿。
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尊重,展现宴会的华丽与欢愉。 -
岁岁年年,今朝启宴,欢荣良久。
期待未来的欢聚与长久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首冯唐”比喻长者的智慧与经历。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展现人文气息。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朋友的生辰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亭台: 代表优雅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水竹: 象征清幽的自然,反映诗人的心境。
- 红蕖: 代表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冯唐: 象征长寿与智慧的结合。
- 桂苑: 代表高洁的品德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首冯唐”是指什么?
A. 一位年轻的诗人
B. 一位长寿的老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神话中的角色 -
“岁岁年年,今朝启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时间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桂苑余芳”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友谊的永恒
C. 文化的传承
D. 新的希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月夜忆舍弟》: 通过月光的描绘,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
- 《将进酒》: 通过饮酒来表达对生活的豪情与对未来的乐观。
解读:
两首诗均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但《醉蓬莱》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将进酒》则强调个人的豪迈和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