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耳底泉声,眼前山色。
檐头雨滴,篱畔黄华。
嗈嗈新雁唳南云,
片片亭梧红满地。
白话文翻译
在耳边响起泉水的声音,眼前是美丽的山色。
屋檐上雨滴落下,篱笆旁开着黄花。
新雁在南方的云中鸣叫,
满地红色的梧桐叶片随风飘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耳底:耳边,指听觉所及之处。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 山色:山的颜色,指山的景色。
- 檐头:屋檐的顶部。
- 雨滴:雨水滴落的声响或形态。
- 篱畔:篱笆旁边。
- 黄华:黄色的花朵。
- 嗈嗈:鸟鸣声,形容声响。
-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象征季节的变化。
- 唳:鸟叫声。
- 亭梧:亭子旁的梧桐树。
- 红满地:满地都是红色的落叶。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提到的雁、梧桐等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常与思乡、季节交替等主题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灯,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雨后的清晨,作者在田园中静听自然之声,感受四季变迁。这样的背景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淡淡的乡愁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两句“耳底泉声,眼前山色”,以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泉水的声音如同自然的乐曲,山色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檐头雨滴,篱畔黄华”则转向细节的描写,屋檐上的雨滴和篱笆旁的黄花,体现了生活的气息,增添了诗的生活化和亲切感。雨滴的轻柔和黄花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嗈嗈新雁唳南云,片片亭梧红满地”则将视线引向天空与大地,雁声与落叶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思念。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
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富有情感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耳底泉声:通过听觉引入,泉水的流声轻柔动听,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眼前山色:视觉描写,山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 檐头雨滴:细节描写,雨滴从屋檐落下,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 篱畔黄华:色彩鲜明的黄花与雨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嗈嗈新雁唳南云:新雁的鸣叫声与南云呼应,突显了季节的变换。
- 片片亭梧红满地:落叶满地,暗示秋天的到来,带来一丝忧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泉声似乎在低语,给人以亲切感。
- 对仗:如“耳底泉声”和“眼前山色”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蕴含了对故乡、家庭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生命与灵动,带来宁静和清新。
- 山色:象征大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 雨滴:象征细腻与柔情,体现生活的点滴。
- 黄华: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新雁:象征季节的变迁,带有思乡的情感。
- 红满地:象征秋天的凋零与思念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耳底泉声”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视觉的美
- B. 听觉的享受
- C. 气味的芬芳
-
诗中“黄华”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花
- B. 黄色的花
- C. 红色的花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伤感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的情怀。
诗词对比:
- 《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偈》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月下独酌》则体现了孤独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
- 《李白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