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春日西湖闲步,忆雏蝉》
时间: 2025-01-19 22:4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春日西湖闲步,忆雏蝉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云敛前山明远树。恰趁新晴,踏遍西湖路。
冲破层烟双白鹭。依依掠过垂杨渡。
忆得去年携手处。初月如钩,天压桐阴暮。
别后诗情添几许。怎无和我思伊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西湖景色,诗人漫步湖边,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美丽。他回忆起去年与爱人一起游玩的情景,初月如钩,天色渐暗,情感愈加深沉,思念的情愫也随之增加。诗人感叹,分离后诗情愈加浓厚,却不知如何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 云敛: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明亮。
- 前山明远树:前面的山景和远处的树木清晰可见。
- 恰趁新晴:正好遇上了晴朗的天气。
- 层烟:指雾霭或烟雾。
- 双白鹭:两只白鹭,象征着优雅和宁静。
- 依依:形容轻盈而又依恋的样子。
- 携手处:指与爱人手牵手走过的地方。
- 初月如钩:初升的月亮像钩子一样弯曲。
- 桐阴暮:桐树的树荫下,傍晚的景象。
- 思伊句:对“伊”的思念之情,伊指代爱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带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日,正是西湖花开景美之时,诗人漫步于此,沉浸在美丽的自然中,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与爱人相伴的温馨时光,表现出对过往情感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引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开头的“云敛前山明远树”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明朗、清新的春日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着,诗人将目光从自然景色转向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与爱人共同度过的时光的怀念。在“初月如钩,天压桐阴暮”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初月的形象与傍晚的宁静,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怎无和我思伊句”结束,留下了对未来情感表达的惆怅与无奈,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基调。整首诗不仅有景,有情,更是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敛前山明远树:描绘出天气晴朗,远处的山和树木清晰可见,展现春日的美丽。
- 恰趁新晴,踏遍西湖路:正好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诗人漫步于西湖的道路上,享受春日的惬意。
- 冲破层烟双白鹭:白鹭从雾气中飞出,给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依依掠过垂杨渡:白鹭轻轻掠过垂柳的渡口,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意境。
- 忆得去年携手处:回忆起去年与爱人携手游玩的情景,情感愈加浓厚。
- 初月如钩,天压桐阴暮:描绘初月的美丽和傍晚的宁静,烘托出思念的情感。
- 别后诗情添几许:自从分别后,诗人的情感愈加丰富。
- 怎无和我思伊句:感叹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却无以言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初月如钩”,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月亮的形态。
- 拟人:如“依依掠过”,赋予白鹭以人类的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具有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感伤,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深刻的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白鹭:象征着优雅与自由。
- 初月: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 桐阴:象征着庇护与美好的回忆。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同时也承载着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敛”指的是什么? A. 云雾消散
B. 云彩变多
C. 云彩变黑
D. 云彩变薄 -
“初月如钩”中的“钩”指的是什么? A. 鱼钩
B. 月亮
C. 竹钩
D. 钩子 -
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幸福
C. 优雅与自由
D. 忘却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郑元昭《蝶恋花》与柳永《雨霖铃》:两首词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郑元昭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柳永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冲突。郑元昭的笔调清新、自然,而柳永则带有一些哀伤和悲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特点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