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读书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稽古衰犹力,翻书夜达晨。
思人频掩卷,感事忽沾巾。
世阅几春梦,身今一老民。
忍穷端已惯,蔬食又经旬。
白话文翻译:
我翻阅古籍,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充满力量;
夜以继日地翻书,直到晨光初现。
思念的人时常让我停下书卷,感慨事情时常令我泪湿衣巾。
经历了多少春梦,现今我已成为一个老者。
对于贫穷我早已习惯,素食的日子又已过去好几旬。
注释:
- 稽古:考察古书,研究古代的事物。
- 衰犹力: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有力气。
- 翻书:翻阅书籍。
- 频掩卷:常常合上书卷,停下阅读。
- 感事:感慨所见所闻之事。
- 沾巾:泪水沾湿手巾。
- 世阅:经历世事。
- 忍穷:忍受贫穷。
- 蔬食:以蔬菜为主要食物。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世阅几春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人生如梦,短暂而易逝。同时,诗中对“忍穷”的讨论,反映了陆游在生活中的艰苦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振兴,作品多表达对故国的热爱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经历了多次政治失败与个人困境,他以读书为寄托,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陆游的《读书》通过对古籍的翻阅,展现了诗人虽年老却依然追求知识的渴望。诗中不仅有对古代的考察,还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他在夜晚翻书,直到清晨,体现出其对学习的执着和对知识的珍视。诗中“思人频掩卷,感事忽沾巾”尤为动人,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触,显现出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最后两句“忍穷端已惯,蔬食又经旬”则展现了他对贫穷生活的接受,与对物质的淡泊态度,彰显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不屈的意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稽古衰犹力:尽管年老体衰,我仍然在研究古代文献。
- 翻书夜达晨:夜晚翻书,直到早晨来临。
- 思人频掩卷:常常因为思念他人而停下阅读。
- 感事忽沾巾:因感慨世事而流泪,沾湿了手巾。
- 世阅几春梦:经历了多少轮回的春梦,感叹时间的流逝。
- 身今一老民:如今我已是一个年迈的普通人。
- 忍穷端已惯:对于贫穷我早已习以为常。
- 蔬食又经旬:以蔬菜为主食的日子已经过了好几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梦,表达时光的无常。
- 对仗:如“翻书夜达晨”与“思人频掩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读书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叹惋,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古籍:象征知识和智慧。
- 夜与晨: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勤奋的学习精神。
- 泪水:象征着思念与感慨。
- 蔬食:代表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思人频掩卷”中的“掩卷”是什么意思? A. 合上书卷
B. 翻阅书卷
C. 书写卷轴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古代的研究?
A. 听课
B. 翻书
C. 参观古迹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知识的渴望与人生的感悟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读书》和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慨与思念,而苏轼则强调自然与心境的融合,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