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辛亥海上作》
时间: 2025-01-19 17:4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辛亥海上作
作者: 傅熊湘 〔清代〕
西风蓦地惊秋,天涯乍觉羁愁起。
高楼一角,疏帘半卷,阑干倦倚。
月堕江空,云垂海立,夜凉如水。
算王粲登楼,悲秋宋玉,都未省,心中意。
极目长空万里。
望乡关白云无际。
头颅大好,江山如此。
人间何世。
肯信元龙,飘零湖海,未除豪气。
只情怀万种,年来尽迸,作征衫泪。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西风忽然袭来,远方的天际让我感到一阵愁苦。
我倚靠在高楼的一角,半卷的帘子映衬着我疲惫的身影。
明月在江面上沉落,云层在海面上垂挂,夜晚凉如清水。
想起王粲在楼上吟唱,宋玉在秋天感伤,他们的心情我也未曾忘记。
极目望去,长空万里无边。
远望乡关,白云飘渺无际。
我虽身在此地,心中却感慨江山如此壮丽。
人间何世,真让人怀疑。
谁还会相信元龙的豪情,漂泊在湖海之间,豪气未曾消减。
唯有那种万种情怀,随着岁月的流逝,化作征衣上的泪水。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带来凉意。
- 羁愁:羁绊的忧愁,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高楼一角:指诗人所处的环境,表现孤独感。
- 阑干倦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疲惫与无奈。
-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以《登楼赋》闻名。
- 宋玉:战国时期的诗人,以悲秋著称。
- 元龙:指王勃,豪情壮志的象征,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熊湘,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风多以豪放与细腻相结合,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辛亥年间,正值海上动荡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时代的无奈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诗歌鉴赏
《水龙吟 辛亥海上作》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西风的吹拂下,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诗的开头,西风的突如其来让人感到一阵愁苦,彰显了人们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高楼、月光和云海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美丽却又令人伤感的画面。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之中,提到王粲与宋玉,表达出对历史感伤与个人情绪的共鸣。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对江山的赞美与对个人豪情的坚持,虽然生活在动荡中,但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豪气。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情感深度,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索,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蓦地惊秋:西风突然袭来,预示着季节的变化。
- 天涯乍觉羁愁起:遥远的天际让人感到思念与忧愁。
- 高楼一角,疏帘半卷,阑干倦倚: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状态,栏杆倚靠,窗帘半卷,显得疲惫。
- 月堕江空,云垂海立,夜凉如水:通过月光与云彩的描绘,营造出清冷的夜景。
- 算王粲登楼,悲秋宋玉,都未省,心中意: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他们情感的共鸣。
- 极目长空万里:视野开阔,表现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 望乡关白云无际: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
- 头颅大好,江山如此:对大好河山的赞美。
- 人间何世:对现实的疑问与思考。
- 肯信元龙,飘零湖海,未除豪气:对理想的坚持,虽然身处困境仍不愿放弃。
- 只情怀万种,年来尽迸,作征衫泪:情感的宣泄,经历的无奈与泪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夜凉如水”,比喻夜晚的清凉。
- 对仗:如“月堕江空,云垂海立”,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羁愁起”,将情感拟人化,增强感情色彩。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个人理想的坚持,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与孤独的情感。
- 高楼:代表人们对高远理想追求的象征。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宁静。
- 云海: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无尽的思念。
- 泪水:象征着无奈与情感的宣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王粲是谁?
- A. 战国时期的诗人
- B. 东汉末年诗人
- C. 唐代诗人
-
填空题:诗人通过描绘__来表现孤独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元龙”指的是王勃。(对/错)
答案
- B
- 高楼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与《水龙吟》: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秋天的感伤,但《登高》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凉,而《水龙吟》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增添了深度与广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傅熊湘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