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飘菡萏短篷中,水色山光一样同。行止又非人所料,今年两度上垂虹。
白话文翻译:
香气飘散在短篷的小船上,水的颜色与山的光影一样美丽。我的行程并不为人所预料,今年我已经两次登上了垂虹。
注释:
- 香飘:香气四散,意指荷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 菡萏:指荷花,菡萏是指尚未完全开放的荷花。
- 短篷:短篷船,指一种小型的船,通常用于游览。
- 水色山光:水的颜色与山的光影,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行止:行程和停留,指诗人的旅行。
- 垂虹:形容虹的姿态,或指某种美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雅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体现出文人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
创作背景:
《松江》创作于诗人游历松江地区时,受到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的空气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松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短篷小船上游览,感受着周围的香气与美丽的水色山光,展现出一种恬静而愉悦的心境。诗的开头“香飘菡萏短篷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荷花的香气和水的波光映衬出一种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水色山光一样同”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景象的美好,水面与山影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统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诗人的旅途而欢愉。
“行止又非人所料”,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行程的思考,似乎暗示着人生的不可预知与变化无常。在这一年中,诗人已两度“上垂虹”,两次经历同样美好的自然景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眷恋,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飘菡萏短篷中:描绘诗人在小船上欣赏荷花,感受到荷花的香气在四处飘散,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场景。
- 水色山光一样同:水面反射着山的光影,形成和谐美丽的画面,表明自然景色的融合。
- 行止又非人所料:暗示诗人的行程并不为他人所能预料,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 今年两度上垂虹:诗人在同一年的时间里两次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传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色与山光相提并论,表明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拟人:香气的飘散仿佛在与诗人交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整体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它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变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淡泊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丽,代表着自然的生机。
- 水色:代表着流动与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
- 山光:象征稳重与永恒,体现自然的永恒之美。
- 短篷:代表着自由的旅行,象征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香飘”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荷花
- B. 菊花
- C. 牡丹
-
诗人今年上了多少次垂虹?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水色山光一样同"中的“水色”指的是什么?
- A. 水的颜色
- B. 水的气味
- C. 水的流动
答案:
- A. 荷花
- B. 两次
- A. 水的颜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俞桂的《松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俞桂更侧重于描绘水与山的融合,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而王维则通过深沉的意境表达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抒发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