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怀
俞桂 〔宋代〕
僻性止耽书,村中谩寓居。
心惟求事省,身合与名疎。
木叶秋风起,蛩吟夜雨初。
吾生今晚矣,不必间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沉迷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性格孤僻,喜欢读书,所以选择在乡村居住。内心渴望追求明白事理,然而却与名利渐渐疏远。秋风起时,树叶纷落,夜雨初降,虫鸣声响。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今晚,不必再问未来如何。
注释:
- 僻性:性格孤僻,指诗人不喜欢与人交往。
- 耽书:沉迷于书本,意指对读书的热爱。
- 谩:随意、漫无目的。
- 求事省:追求明理与见识的清醒。
- 蛩吟:蟋蟀的鸣叫声,通常在夜间听到。
- 吾生今晚矣:指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今晚,感叹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隐居生活、自然景观及个人感受为题材,风格清新、简练。
创作背景:
《书怀》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名利的淡漠,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书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俞桂通过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对书籍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僻性止耽书,村中谩寓居”直接揭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那是因为他对书籍的沉迷,渴望在乡村的宁静中汲取知识。接下来的“心惟求事省,身合与名疎”则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远离,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的脱节。
秋天的意象通过“木叶秋风起”与“蛩吟夜雨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最后一句“吾生今晚矣,不必间何如”更是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对现状的接受与对未来的无奈,突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名利的超然,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僻性止耽书:诗人自述个性孤僻,因而沉迷于书本中。
- 村中谩寓居:在乡村中随意居住,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心惟求事省:内心追求明理和觉悟。
- 身合与名疎:身体与名利渐行渐远,体现对物质世界的疏离。
- 木叶秋风起:秋天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蛩吟夜雨初:夜晚虫鸣与初雨交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吾生今晚矣:生命感悟,时光如逝。
- 不必间何如:不必再问未来如何,接受生命的现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心惟求事省,身合与名疎”对仗工整。
- 意象:秋风、木叶、夜雨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象征:书籍和隐居生活象征着内心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淡漠,表现出诗人对自我内心的深刻探索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象征知识、智慧与精神追求。
- 秋风:生命流逝与时光无情的象征。
- 木叶:自然的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
- 蛩吟:夜晚的虫鸣,增添诗的宁静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 A. 喜欢社交
- B. 沉迷于书籍
- C. 追求名利
-
“吾生今晚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 A. 愉悦
- B. 无奈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主要包括哪些?
- A. 春花
- B. 秋风、木叶、夜雨
- C. 夏日炎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 《鹿柴》: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