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轴卷还开,行歌兴尽回。
买花浇换叶,开么扫苍苔。
巾学凉纱样,衣从薄苧裁。
潘郎羞鬓白,多是为秋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展开吟唱的卷轴,尽兴而歌后又回头思索。买花来浇灌,换掉枯黄的叶子,扫去青苔。头巾的样式变得凉爽,衣服则采用薄麻裁制。潘郎因鬓发渐白而感到羞愧,这多是因为秋天的到来。
注释:
- 吟轴:指用于吟咏的卷轴。
- 行歌:指边走边唱。
- 兴尽:兴致消退。
- 买花浇换叶:用新买的花浇灌植物,以取代枯黄的叶子。
- 巾学:指头巾的样式。
- 薄苧:指薄麻,麻质的布料。
- 潘郎:指潘郎,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男性代称。
- 鬓白:指鬓发变白。
典故解析:
“潘郎”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文学常用的称谓,可能指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这里的“羞鬓白”表达了一种因年龄增长而感到的羞愧情绪,与秋天给人带来的萧索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咏》创作于秋天,正值时节交替,诗人借秋天的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秋咏》是一首感怀秋天的诗,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开头的“吟轴卷还开”表明诗人在秋日的午后悠闲吟唱,随着“行歌兴尽回”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随性。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日的景象,提到“买花浇换叶”,这是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感叹“潘郎羞鬓白”,这不仅是对自身年华的叹息,更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认知。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深情和对生活的哲思,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悲凉,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心中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轴卷还开:展现出诗人吟唱的状态,卷轴是吟咏的工具,暗示着诗人的艺术追求。
- 行歌兴尽回:展示了诗人兴致的消退,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 买花浇换叶: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
- 开么扫苍苔:清扫青苔,象征着对过往的清理与新生的迎来。
- 巾学凉纱样:表现出秋天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换。
- 衣从薄苧裁:用薄麻裁制的衣服,体现出对秋天的适应。
- 潘郎羞鬓白:通过潘郎的形象,传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羞愧。
- 多是为秋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秋天带来的不仅是凉意,还有对时光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买花浇换叶”,将花和叶子比作生活的美好与枯燥。
- 拟人:通过“潘郎羞鬓白”赋予潘郎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吟轴卷还开,行歌兴尽回”,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秋天的景象得以升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收获与凋零,代表时间的流逝。
- 花:象征着美好与新生,寄托着诗人的希望。
- 叶: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鬓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行歌兴尽回”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平静
D. 愤怒 -
“潘郎羞鬓白”中“羞”的含义是? A. 高兴
B. 羞愧
C. 自豪
D. 伤心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秋夕》
诗词对比:
比较俞桂的《秋咏》和李白的《静夜思》,可以看到俞桂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感悟,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