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
时间: 2025-01-06 08:48:09意思解释
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
作者: 曾廉 〔清代〕
原文展示:
人生须是少年游。佳梦话琼楼。公孙潇洒,临风玉树,照彻大江秋。阑干又看娟娟月,正绣箔挂银钩。何处吹箫,玉人袅袅,二十四桥头。
白话文翻译:
人生就应该像年轻时的游乐一样。美好的梦境中谈论着琼楼玉宇。公孙潇洒,像风中的玉树,映照着大江的秋色。站在栏杆上又看那皎洁的月亮,正好像绣帷上挂着的银钩。哪里传来箫声,玉人轻盈舞动,二十四桥头的情景。
注释:
- 少年游: 指年轻人的游乐,表达青春的活力与无忧。
- 佳梦: 美好的梦境。
- 公孙: 指公孙大娘,形容人潇洒而有风度。
- 临风玉树: 比喻英俊潇洒的人,形象得体。
- 阑干: 指栏杆,通常指阳台或高处的栏杆。
- 娟娟月: 形容月亮皎洁明亮。
- 绣箔: 绣制的帷幕,形容精美的装饰。
- 玉人: 形容美丽的女子。
- 二十四桥头: 指扬州的二十四桥,是著名的风景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人情风貌,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梦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通过优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青春的美好和对美好生活的怀念。诗中“人生须是少年游”一句,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人生应当追求无忧无虑的快乐。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场景,公孙的潇洒、玉树的高雅,构成了青春的典范。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尤其是“阑干又看娟娟月,正绣箔挂银钩”,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最后的“何处吹箫,玉人袅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思念某位佳人,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与优雅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须是少年游: 生活应当如同年轻时的游玩,充满乐趣。
- 佳梦话琼楼: 在美好的梦中畅谈奢华的生活。
- 公孙潇洒,临风玉树: 公孙形象洒脱,如同风中挺拔的玉树。
- 照彻大江秋: 映照着秋天的大江,体现出景色的清丽。
- 阑干又看娟娟月: 在栏杆上再度欣赏皎洁的月亮。
- 正绣箔挂银钩: 像是精美的帷幕上挂着银色的钩子。
- 何处吹箫,玉人袅袅: 哪里传来箫声,佳人轻盈起舞。
- 二十四桥头: 描述了一个具体的风景地,增添了画面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公孙比作“玉树”,突显其高雅。
- 拟人: “玉人袅袅”,赋予人以生命力和动态。
- 对仗: 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青春: “少年游”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自然景象: “大江秋”、“娟娟月”象征着宁静与美丽,折射出诗人的情感。
- 人文情感: “玉人”代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少年游”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时的乐趣
- B. 旅行
- C. 游泳
- “阑干又看娟娟月”中“阑干”指什么?
- A. 墙壁
- B. 栏杆
- C. 桥
-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是指哪里的著名景点?
- A. 北京
- B. 扬州
- C. 杭州
- 诗中“少年游”指的是什么?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
诗词对比:
- 比较曾廉的《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和李白的《夜泊牛津口》,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曾廉更侧重于青春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