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合龙山达观寺用张澂达明壁间韵》
时间: 2025-01-17 08:3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山到处不拟出,几向官程问山入。 旁人笑我底悠悠,我亦应缘聊兀兀。 平生作诗忌大巧,到此真成肠胃绕。 试将阁笔罢楮生,又病囊中此山少。 入山已破山中云,出山定复松崖根。 合龙端为此得名,达观妙旨又莫论。
白话文翻译:
我游山玩水,总是不想离开,多次在官道上询问山的路径。 旁人笑我为何如此悠闲,我则顺应缘分,独自沉思。 我一生写诗忌讳过于巧妙,到这里却感觉心思纷乱。 试着放下笔,停止写作,却又担心心中对这座山的记忆不足。 进入山中,云雾已被我打破,离开山后,定会怀念松树和崖根。 合龙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名,达观的妙旨则无需多言。
注释:
- 游山到处不拟出:作者喜欢游山玩水,不愿离开。
- 几向官程问山入:多次在官道上询问山的路径。
- 旁人笑我底悠悠:旁人笑作者为何如此悠闲。
- 我亦应缘聊兀兀:作者顺应缘分,独自沉思。
- 平生作诗忌大巧:作者写诗忌讳过于巧妙。
- 到此真成肠胃绕:到这里却感觉心思纷乱。
- 试将阁笔罢楮生:试着放下笔,停止写作。
- 又病囊中此山少:却又担心心中对这座山的记忆不足。
- 入山已破山中云:进入山中,云雾已被我打破。
- 出山定复松崖根:离开山后,定会怀念松树和崖根。
- 合龙端为此得名:合龙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名。
- 达观妙旨又莫论:达观的妙旨则无需多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昂,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历合龙山达观寺时所作,用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合龙山达观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游山玩水的方式,寻找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真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山玩水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游山到处不拟出”和“几向官程问山入”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不愿离开,多次询问山的路径。旁人的笑声和作者的沉思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超然。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放下笔和担心记忆不足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的深刻情感和对创作的矛盾心理。最后,合龙山的得名和达观的妙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山到处不拟出:作者喜欢游山玩水,不愿离开。
- 几向官程问山入:多次在官道上询问山的路径。
- 旁人笑我底悠悠:旁人笑作者为何如此悠闲。
- 我亦应缘聊兀兀:作者顺应缘分,独自沉思。
- 平生作诗忌大巧:作者写诗忌讳过于巧妙。
- 到此真成肠胃绕:到这里却感觉心思纷乱。
- 试将阁笔罢楮生:试着放下笔,停止写作。
- 又病囊中此山少:却又担心心中对这座山的记忆不足。
- 入山已破山中云:进入山中,云雾已被我打破。
- 出山定复松崖根:离开山后,定会怀念松树和崖根。
- 合龙端为此得名:合龙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名。
- 达观妙旨又莫论:达观的妙旨则无需多言。
修辞手法:
- 拟人:“旁人笑我底悠悠”中,“悠悠”拟人化,形容作者的悠闲状态。
- 对仗:“游山到处不拟出,几向官程问山入”中,“游山”与“问山”形成对仗,强调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 比喻:“到此真成肠胃绕”中,“肠胃绕”比喻心思纷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游山玩水的经历,作者寻找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真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和宁静。
- 云:象征变幻和神秘。
- 松崖根:象征坚韧和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热爱? A. 官场 B. 山水 C. 文学 D. 政治
-
诗中的“合龙山”是因为什么得名? A. 山形如龙 B. 山中有龙 C. 山名由来 D. 山中景色
-
作者在诗中提到了放下笔,这表达了什么? A. 放弃写作 B. 创作困惑 C. 对山水的深刻情感 D. 对创作的矛盾心理
答案:
- B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山岳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宿合龙山达观寺用张澂达明壁间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