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答叔问》
时间: 2025-01-19 19:5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润经熏不下衣。闭门三日雨,晚莺稀。东风和絮转晴丝。红芳尽,慵和饯春词。欢事隔年非。樱桃三见后,剩斜晖。闲愁取次报君知。漂花水,流恨上朱扉。
白话文翻译:
梅花经过雨水的滋润,依然不愿脱去寒衣。闭门在家三天,外面下着雨,黄莺的歌声也稀少了。东风和着春天的细雨,天气渐渐转晴。红花已经凋谢,懒得再吟唱送别春天的诗句。欢庆的事物已经隔了一年。樱桃花开三次之后,剩下的是夕阳的余晖。闲愁随意向你报告。漂浮的花瓣,流淌着我的遗憾,涂抹在朱红色的门扉上。
注释:
- 梅润:梅花在春雨的滋润下。
- 闭门三日雨:形容连续几天下雨,闭门不出。
- 晚莺稀:黄莺在傍晚时分叫声稀少,反映春天的消逝。
- 东风和絮:春风吹动柳絮,象征春天的气息。
- 红芳尽:红花已经凋谢,表示春天的结束。
- 樱桃三见后:樱桃花开至第三次,暗示时光的流逝。
- 漂花水:指水中漂浮的花瓣,象征离别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往往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的时节,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朱祖谋的《小重山 答叔问》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篇以“梅润经熏不下衣”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润而又不愿离去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暖与惆怅。紧接着,诗人通过“闭门三日雨,晚莺稀”表达了对春雨的沉醉,然而雨中的孤独感也悄然浮现。
“东风和絮转晴丝”一句,春风和煦,细雨如丝,描绘出春天温柔的气息。而“红芳尽,慵和饯春词”则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诗人对花落的惋惜与无奈。在这段描绘中,春天的欢愉与离别并存,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愈加明显。
“樱桃三见后,剩斜晖”表达了时光的流逝,樱桃花开三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短暂,夕阳的余晖则映射出生命的无常。最后的“漂花水,流恨上朱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水中漂浮的花瓣象征着离愁别绪,化作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充满了人生哲思和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润经熏不下衣:梅花在春雨中滋润,仍然不愿意去掉寒衣,象征着对温暖的留恋。
- 闭门三日雨,晚莺稀:闭在家中三天,外面的黄莺声稀少,反映了孤独感。
- 东风和絮转晴丝:春风轻拂,柳絮飞舞,描绘出春天的气息。
- 红芳尽,慵和饯春词:红花已然凋零,诗人懒得再吟唱送别春天的诗句。
- 欢事隔年非:欢庆的事情已经隔了一年,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樱桃三见后,剩斜晖:樱桃花开三次,剩下的只有夕阳的余晖,映射出生命的短暂。
- 闲愁取次报君知:闲愁随意向你诉说,表达了无法掩饰的内心情感。
- 漂花水,流恨上朱扉:漂浮的花瓣象征着遗憾,流淌在朱红的门扉上,暗示对过往的追忆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温柔的熏陶,表现出自然的亲和力。
- 拟人:黄莺与春天的欢愉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产生共鸣。
- 对仗:如“红芳尽,慵和饯春词”,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与情感上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雨:代表生命的滋润与孤独的情感。
- 莺:象征春天的快乐与生命的活力。
- 红芳:春花的美丽与短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樱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朱扉:象征家园与情感寄托,漂浮的花瓣则是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润经熏不下衣”中的“熏”指什么?
- A. 熏陶
- B. 熏肉
- C. 熏香
- D. 熏衣
-
“闭门三日雨,晚莺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无奈
-
“东风和絮转晴丝”中的“和絮”指的是什么?
- A. 柳絮
- B. 梅花
- C. 花瓣
- D. 雨丝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春天夜晚的美丽与感伤。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小重山》 vs 《春江花月夜》: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春天的描绘与感慨,但《小重山》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情感,而《春江花月夜》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与情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