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
作者: 徐照 〔宋代〕
原文展示:
秀句出寒饿,从人笑过清。
步溪波逐影,吟竹鸟譍声。
酒里安天运,春边见物情。
耕桑犹罄乐,何事可营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冬日里诗人闲适的生活,秀丽的诗句在寒冷和饥饿中产生,令人忍俊不禁。走在溪边,水波荡漾,影子随波逐流,旁边竹子里的鸟儿啼叫。酒中安然自得,春天的气息悄然来临,感受到周遭万物的情感。耕作和桑树的乐趣似乎已无所依赖,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去追求的呢?
注释:
- 秀句: 精美的诗句。
- 寒饿: 寒冷与饥饿,形容艰苦的环境。
- 逐影: 随着影子而动,形容轻松自在。
- 吟竹: 在竹林中吟唱。
- 鸟譍声: 鸟鸣的声音。
- 安天运: 安然接受天命。
- 耕桑: 耕作和养桑,指农业生活。
- 营生: 谋求生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名,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季,正值寒冷时节,诗人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冬日氛围。诗人在寒冷和饥饿中,依然能写出“秀句”,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走在溪边,诗人观察水波与影子的互动,似乎在感悟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吟竹间鸟儿的啼鸣增添了几分生机,使得冬日的严寒不再显得孤寂。
酒是诗人内心的寄托,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态度与哲理。在安然的状态下,诗人看到春天的预兆,意味着希望与新生。最后,诗人感叹耕作与桑树的乐趣似乎失去了意义,反映了对生计的思考与迷茫。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的景色,更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与自然、生活之间的关系。诗情画意中,流露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秀句出寒饿”: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写出美丽的诗句。
- “从人笑过清”:周围的人也因诗句而忍俊不禁,显示了诗句的魅力。
- “步溪波逐影”:在溪水边行走,水波荡漾,影子随之移动,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吟竹鸟譍声”:吟唱着竹林中的鸟鸣,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酒里安天运”:酒中自得,接受天命,表明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春边见物情”: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复苏,感受到生命的情感。
- “耕桑犹罄乐”:耕作的快乐似乎已无依靠,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
- “何事可营生”:对未来生计的迷茫与困惑。
-
修辞手法:
- 比喻: “酒里安天运”用酒比喻心境的安宁。
- 拟人: “吟竹鸟譍声”赋予鸟儿以声音,增强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计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观。
意象分析:
- 寒饿: 代表艰苦的生活环境。
- 溪水: 象征流动的生命与诗人的自由心境。
- 竹子与鸟: 自然界的和谐象征,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酒: 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秀句出寒饿”意为? a) 在寒冷中写诗
b) 写诗让人快乐
c) 寒冷与饥饿 -
诗人走在溪边,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鱼游
b) 波逐影
c) 风吹树 -
诗中提到的“耕桑”指的是什么?
a) 农业生活
b) 诗歌创作
c) 生活乐趣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徐照的《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徐照更侧重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