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桂阳道中
原文展示:
官树标牌号,遮阴种已成。
井乾人立久,芦密兽行鸣。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未能忘好古,缺石认题名。
白话文翻译:
在官道旁树立的标牌上写着号码,树木已经长成可以遮阴了。
井水干涸,人们在这里停留已久,芦苇丛生,野兽在其中鸣叫。
这里有很多空旷地,居住的城堡中一半是士兵。
我仍未能忘却美好的古代,只有石碑缺失了名字。
注释:
- 官树:指公路旁种植的树木。
- 标牌号:指标示道路的牌子。
- 井乾:井水干涸。
- 芦密:芦苇生长茂密。
- 兽行鸣:野兽在丛林中叫声。
- 接洞:指与洞穴相连的地方。
- 居城:居住的城池。
- 好古:对古代事物的喜爱。
- 缺石:指缺少石碑。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好古”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常见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人生感悟为题材,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徐照游历桂阳道时,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眷恋与思考。
诗歌鉴赏:
《桂阳道中》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桂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首句通过“官树标牌号”引入,既描绘了道路的整齐,也暗示了人们对方向的寻找与依赖。接着“遮阴种已成”,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紧接着“井乾人立久”,展现了人们在此地久待的情景,仿佛在等待什么,给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氛围。
“芦密兽行鸣”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似乎在诉说着生物之间的联系。后面提到的“接洞多空地”,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居城半是兵”又带出一种紧张的社会氛围,暗示了战争的隐忧。
最后两句“未能忘好古,缺石认题名”则是诗人的深情自述,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与对历史的追求,然而缺失的石碑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缺憾,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哀伤。总的来说,诗歌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情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官树标牌号,遮阴种已成:描述道路旁的树木与标示,象征着行路的方向与安全,树木的成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井乾人立久,芦密兽行鸣:描绘了环境的干旱与生物的存在,突显了自然的恶劣与生机。
-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展示人类活动的痕迹与战争的紧迫感,反映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 未能忘好古,缺石认题名:表达了对古代的向往与对历史的追思,缺失的石碑象征着无法追寻的历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芦密兽行鸣”与“接洞多空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树、井、芦苇等都是自然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官树:象征着文明与秩序。
- 井乾:代表了生活的艰难与困境。
- 芦密: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生命力。
- 缺石:象征着历史的缺失与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官树”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种植的树
B) 公路旁种植的树
C) 山林中的树
答案: B -
“缺石认题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现代的向往
B) 对古代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井乾”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艰难
C) 自然的丰富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但更加集中于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 《鹿柴》:注重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与《桂阳道中》相似的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文学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