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夜坐》
时间: 2024-09-19 20:50:17意思解释
祝英台近 夜坐
作者:庄棫 〔清代〕
原文展示:
枕函欹,钗玉堕。深院晚凉卧。玉簟横陈,林影月筛破。往时曾怨春归,春归无那。再莫把秋期错过。湿香唾。绡云笼雾轻衫,粉汗细腰涴。山额融黄,风颤鬓丝簸。画屏低映双星,一年待到,却不解流光推磨。
白话文翻译:
枕头歪斜,玉钗掉落。深院中夜晚凉爽,我卧于此。玉制的席子铺开,月光透过树林的影子洒落。往昔我曾因春天的离去而怨恨,然而春天总是无情地归去。今后再也不要错过秋天的时光。湿润的香气在唇边流淌。轻纱云雾笼罩,衬着我的轻薄衫子,细汗湿透了腰肢。山的轮廓融入了黄昏,微风颤动着鬓发。画屏低垂映照着双星,盼望一年一度的相聚,却不知光阴如何推磨。
注释:
- 枕函:指枕头的外罩或枕头本身。
- 钗玉:指玉制的钗子,古代女子用来插发的饰物。
- 玉簟:玉制的席子,古代常用以铺床或坐卧。
- 绡云:轻薄的云,形容轻盈的烟雾。
- 粉汗:形容因天气热而流下的细汗。
- 鬓丝:指鬓发,形容女子的秀发。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归”和“秋期”反映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对季节流转的感慨,尤其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天则常常意味着成熟与收获,但同时也暗含着衰老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棫,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内心世界。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社会地位较低,诗中表达了女性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春秋之恋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恋和情感方面的复杂心态。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夜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深院晚凉卧”的情境,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夜晚思念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怨恨和对秋天的珍惜。诗中多处使用了自然意象,如“月影”、“林影”,不仅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的结构严谨,前半部分通过描写环境与心情的关系,后半部分则逐渐引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诗中的“画屏低映双星”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惆怅的画面,象征着对爱情的期盼与渴望,却又因时光流逝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枕函欹,钗玉堕:描绘了女子夜晚独自卧床的情景,暗示了她的孤独与无助。
- 深院晚凉卧:深院中夜晚的凉意,增强了环境的寂静与女子的孤独感。
- 玉簟横陈,林影月筛破:夜色中的月光透过树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 往时曾怨春归,春归无那:回忆往年对春天离去的怨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再莫把秋期错过:告诫自己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不再错失良机。
- 湿香唾: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流露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感性。
- 绡云笼雾轻衫,粉汗细腰涴: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女子的娇美形象与细腻情感。
- 山额融黄,风颤鬓丝簸:自然景色与女子情愫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动静相宜的美。
- 画屏低映双星,一年待到,却不解流光推磨:通过双星的象征,表达对爱情的期待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屏低映双星”,将星星比作希望与爱情的象征。
- 拟人:如“风颤鬓丝”,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表现了女性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无奈与希望,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春秋: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钗”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与青春
- C. 权力
- D. 友谊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A. 雪
- B. 月光
- C. 风
- D. 太阳
-
诗中“再莫把秋期错过”是什么意思?
- A. 要珍惜时间
- B. 要多吃秋季的食物
- C. 要去旅行
- D. 要换季衣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庄棫的作品都表现出女性对爱情与时光的思考,李清照更侧重于失去与怀念,而庄棫则在孤独的夜晚中感受到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庄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