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徐藕香夫人》
时间: 2025-01-07 20:13: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窗前,风幔底,妆罢对图史。
小擘鸾笺,薇墨彩毫试。
怜它缕雪思清,剥蕉心细,
浑减了两峰眉翠。
振仙袂。吟魂飞去瑶台,
化作断云坠。
欲遣悲怀,开箧已沾泪。
怕看锦句愁多,银钩腕怯,
小印尚钤红字。
白话文翻译
在晨曦的窗前,风帘轻拂,我妆扮完毕对着图画沉思。
轻轻撕开鸾笺,试写着玫瑰色的墨水。
怜惜那一缕缕如雪般的思绪,剥开蕉心般细腻的情感,
仿佛减淡了我两道眉峰的翠绿。
轻轻振动着仙袂,吟唱的灵魂飞向瑶台,
化作断云随风飘落。
想要释放心中的悲伤,打开匣子却已沾满泪水。
怕看那些锦绣的句子愁苦太多,手腕微微颤抖,
小印尚且盖着红字。
注释
- 晓窗:清晨的窗前。
- 妆罢:化妆完毕。
- 小擘鸾笺:轻轻撕开鸾鸯纸(用于书写的纸)。
- 薇墨:玫瑰色的墨水。
- 缕雪:细腻如雪的思绪。
- 剥蕉心:比喻情感细腻、脆弱。
- 振仙袂:轻轻摇动仙女的衣袂。
- 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锦句:华美的诗句。
- 银钩腕:指书写时手腕的灵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芬(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字秋华,号藕香,因其才情出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高度赞赏。她的诗词常常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尤其擅长于描绘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关注。赵芬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失落的哀伤,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特视角。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感伤。诗的开头以“晓窗前”引入,一幅清晨的图景立刻浮现,微风轻拂,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自己化妆时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关注,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怜它缕雪思清,剥蕉心细”,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思绪的细腻与脆弱,诗人对情感的体悟尤为深刻。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悲伤,“欲遣悲怀,开箧已沾泪”,她想要释放心中压抑的情感,却发现泪水已然沾满了心中的匣子。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柔而又凄美的气息。
诗中最后的“银钩腕怯,小印尚钤红字”,暗示了诗人在书写时的犹豫与不安,同时也象征着她对往昔的眷恋。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脆弱与坚韧,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窗前,风幔底,妆罢对图史。
- 描绘清晨的宁静,诗人在窗前整理妆容,心中思绪万千。
-
小擘鸾笺,薇墨彩毫试。
- 轻轻撕开纸张,准备试写,用玫瑰色的墨水渲染情感。
-
怜它缕雪思清,剥蕉心细,
- 细腻的思绪如雪般纯净,情感如蕉心般脆弱。
-
浑减了两峰眉翠。
- 由于思念与愁苦,仿佛减淡了眉峰的翠绿,暗示心情的沉重。
-
振仙袂。吟魂飞去瑶台,
- 轻轻摇动衣袂,吟唱的灵魂仿佛远飞瑶台,表现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化作断云坠。
- 化作飘落的云彩,象征着虚幻的情感与无法实现的愿望。
-
欲遣悲怀,开箧已沾泪。
- 想要释放内心的悲伤,打开匣子却发现泪水已然渗透,表现出无奈的情感。
-
怕看锦句愁多,银钩腕怯,
- 担心看到华美的诗句反而更加忧愁,写作时手腕微微颤抖。
-
小印尚钤红字。
- 纸上仍盖着红色印章,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缕雪思清”,把思绪比作雪,强调其细腻与脆弱。
- 拟人:如“吟魂飞去瑶台”,赋予灵魂以动作,表现情感的生动。
- 对仗:如“妆罢对图史”,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面对情感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不乏对失落的感伤,表现出深刻的情感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窗:象征新生与希望。
- 风幔:象征轻松与自由。
- 鸾笺:代表柔美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 雪思:象征纯洁与脆弱的思绪。
- 瑶台:象征理想与梦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晓窗”意指什么?
A. 凌晨的窗户
B. 夜晚的窗户
C. 傍晚的窗户
D. 中午的窗户 -
“欲遣悲怀”的意思是?
A. 想要释放悲伤
B. 想要隐藏悲伤
C. 想要加深悲伤
D. 想要分享悲伤 -
诗中“振仙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向往
D. 愤怒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祝英台近》均表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前者以梦境隐喻思念,后者通过清晨的描写展现情感的脆弱。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女性内心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