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芡》
时间: 2025-01-19 13:58:26意思解释
摸鱼儿 芡
作者:厉鹗 〔清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
钗茎静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
花点注。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
西洲倩女。讶碧臆才翻,青吭渐满,脉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鲛人何事相妒。
携来菱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
论斗煮。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
轻圆荐俎。早萦繫心期,春葱腻雪,巧夕剪灯处。
白话文翻译:
乘着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采摘芳香的荷花,雨后荷花的香气开始弥漫。
钗子和茎在微波中静静地映照,怎能比得上那露水缠绵的脆丝呢?
花瓣上点滴着水珠。看着夕阳西下的幽静意境,谁来倾诉我的感怀呢?
西洲的美人,惊讶于那碧绿的心思翻动,渐渐地青色的水面上,晨曦淡淡映照。
明珠剖开,谁说暗中投射没有错误呢?鲛人又为何对我心生嫉妒?
她们带着荷塘的瓜果,依然在宫中深深地守护。
谈论烹煮,只有涪翁的味道我亲自尝过。
轻柔的圆饼在案上,早已缠绕着我的心情,春天的葱绿如腻雪,巧妙地在灯下剪裁。
注释:
- 钗茎:指钗子和荷茎。
- 脆丝:形容露水轻柔如丝。
- 西洲倩女:指西洲的美丽女子,常用作风雅之词。
- 鲛人:传说中的美丽水中女子。
- 涪翁:指涪江的翁,可能指老者或地方特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厉鹗,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雅致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及人与自然的感情。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爱好自然、吟咏荷花,抒发情怀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在平湖采莲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 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诗中描绘的荷塘景色,既有烟雨朦胧的美感,又有细致入微的情感流露。尤其是“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情感寄托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静谧的湖面,亦有涟漪荡漾的波光,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通过“明珠剖”与“鲛人何事相妒”的对比,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在语言上讲究对仗,音韵和谐,展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描绘在平静的湖上,乘小船采摘荷花,雨后荷花开始散发芳香。
- 钗茎静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钗子与荷茎在微波中静静映照,形容露水如丝般轻柔。
- 花点注:水珠点在花瓣上。
- 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夕阳西下,幽静的意境,感情无人倾诉。
- 西洲倩女:西洲的美人,惊讶于心中情感的翻动。
-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暗投的明珠,暗喻对爱情的思考。
- 鲛人何事相妒:鲛人心中嫉妒的情绪。
- 携来菱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描绘荷塘周围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珍重。
- 论斗煮:谈论烹饪,只有涪翁的味道。
- 轻圆荐俎:轻柔的菜肴,缠绕心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脆丝缠露”比喻露水的轻柔。
- 拟人:如“鲛人何事相妒”赋予鲛人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展现词人的工笔技艺。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荷塘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平湖与荷塘: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夕阳与水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
- 明珠与鲛人:暗喻爱情与嫉妒,体现人的情感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山川
- B. 河流
- C. 荷塘
- D. 草原
-
“明珠剖”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爱情
- D. 失落
-
诗中提到的“西洲倩女”是指?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种水鸟
- D. 一种乐器
答案:
- C. 荷塘
- C. 爱情
- A. 美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摸鱼儿 芡》: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人生感悟,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厉鹗则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与人情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