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历亭寄程周量舍人》
时间: 2025-01-19 15:35:10意思解释
摸鱼儿 历亭寄程周量舍人
作者: 丁澎 〔清代〕
原文展示:
暂栖迟鹊花桥畔,幽亭斜抱衰柳。
青裘如结冰须折,惟有一瓢依旧。君信否。
沧海外仲连少伯皆吾友。眼前何有。
任濯足沧浪,披襟明月,谁识灌园叟。
宁傲诞,怀刺羞称下走。共笑丈人疴瘘。
蛾眉犊鼻双瓷引,聊可当垆消受。
拂长袖。烟雾里凤池仙客应搔首。
具櫑在手。向赵尉城边,陆装垂橐,归去贮春酒。
白话文翻译:
在花桥旁暂时栖息,幽静的亭子斜靠着衰弱的柳树。
青裘如同结了冰的须须折断,唯有那一瓢酒依然如故。你信不信?
在沧海之外的仲连少伯都是我的朋友。眼前还有什么呢?
随意在沧浪中洗脚,披着衣襟明月,谁能认识灌园的老翁呢?
我宁愿傲然如故,怀抱刺人羞愧地走下去。一起笑谈那位长者的病痛。
蛾眉和犊鼻的双瓷酒杯,聊可以在这里消磨时光。
轻拂长袖。在烟雾缭绕的凤池,仙客们应该在搔首而立。
手中握着酒壶。向赵尉城边,陆装垂着酒袋,归去贮存春酒。
注释:
- 迟鹊: 迟到的鸟,指秋冬之交的燕雀。
- 青裘: 青色的皮衣,象征高雅或富贵。
- 瓢: 酒瓢,古代盛酒的器具。
- 灌园叟: 指隐居的老者,象征隐逸生活。
- 丈人: 指年长的男性,可能是隐士或长者。
- 蛾眉、犊鼻: 形容女子的美貌,双瓷引指双耳的酒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丁澎寄情自然、与友人畅饮之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摸鱼儿》是一首抒情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即以“迟鹊花桥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衰柳与青裘的意象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惟有一瓢依旧”,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守,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人进一步通过“濯足沧浪,披襟明月”的描写,展现了他洒脱的个性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面对世俗的繁杂,他依然选择与自然为伴,享受当下的美好。最后,诗中的“归去贮春酒”则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暂栖迟鹊花桥畔: 暂时停留在花桥旁的迟到的鹊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 幽亭斜抱衰柳: 幽静的亭子斜靠着衰弱的柳树,象征着隐逸生活。
- 青裘如结冰须折: 形容青色皮衣的寒冷,隐喻对岁月的感慨。
- 惟有一瓢依旧: 只有那一瓢酒依然如故,体现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 君信否: 反问,强调对友谊的信任。
- 沧海外仲连少伯皆吾友: 远在沧海之外的朋友,表明友情的深厚。
- 眼前何有: 询问眼前的景象,表达一种无奈。
- 任濯足沧浪,披襟明月: 自由自在地沐浴在自然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 谁识灌园叟: 问谁能识得隐居的老翁,象征隐逸。
- 宁傲诞,怀刺羞称下走: 表达对世俗的傲然和对自我的反思。
- 蛾眉犊鼻双瓷引: 形容美酒与美人的结合,增添生活情趣。
- 聊可当垆消受: 表示可以在此消磨时光。
- 拂长袖: 轻轻拂动衣袖,体现优雅。
- 烟雾里凤池仙客应搔首: 描述仙客在烟雾里思索,增加神秘感。
- 具櫑在手: 手握酒壶,准备饮酒。
- 向赵尉城边: 指向一个具体的地点,增加生活气息。
- 陆装垂橐,归去贮春酒: 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青裘如结冰须折”,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寒冷的感觉。
- 拟人: “蛾眉犊鼻双瓷引”,赋予物品以人的特征,增添趣味。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迟鹊: 代表着季节的变迁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 青裘: 象征着地位和生活的冷漠。
- 衰柳: 体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对岁月的叹息。
- 明月: 代表着自由与宁静,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酒: 象征着青春与热情,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裘”象征什么?
A. 寒冷 B. 富贵 C. 友情 D. 美丽 -
“任濯足沧浪”的意思是?
A. 在海边洗脚 B. 随意生活 C. 追求自由 D. 享受自然 -
诗中“蛾眉犊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美酒 B. 美人 C. 自然 D.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孤独的思考。
- 杜甫《饮中八首》: 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饮酒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丁澎: 李白的作品更为奔放和豪情,而丁澎则更显细腻与深刻。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