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二首》

时间: 2025-01-19 17:57:44

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

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

致理归廓庙,私忧尚草莱。

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
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
致理归廓庙,私忧尚草莱。
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

白话文翻译:

元旦的早晨,吉祥的景象显现,元朝的气氛也逐渐开朗。
太阳的车驾驱散了晨曦,斗柄也转动着迎接春天的回归。
治理的理想回归到阐明的庙宇,私人的忧虑仍然萦绕在心头。
太平盛世难道没有征兆吗?天意早已在酝酿之中。

注释:

  • 谷旦:农历正月初一,指元日。
  • 休祥:吉祥的征兆。
  • 元朝:指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
  • 日车:比喻太阳,太阳如同一辆车,迎着朝霞升起。
  • 斗柄:指北斗星的柄,象征时光的流转。
  • 致理:治理政事,指理想的实现。
  • 廓庙:阐明的庙宇,象征智慧和道德的教化。
  • 草莱:草地,象征私人的忧虑与琐碎的思虑。
  • 太平象:太平盛世的征兆。
  • 天意:上天的旨意,暗示着未来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景阳,号石川,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因其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冯时行的诗风多表现出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元日二首》写于元旦,反映了新年到来的喜庆氛围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作者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定的思考,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元日二首》通过描绘元旦的景象,表现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开篇的“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立刻将读者带入了新年到来的气氛中,吉祥的景象与新朝的开启,象征着希望与繁荣。接着“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旭日东升的画面,暗示着新的一年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诗的中段,作者提到“致理归廓庙”,这里流露出他对社会治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而“私忧尚草莱”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虽有吉祥的预兆,现实中的困扰仍存在,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切。最后两句“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以哲理性的思考升华了全诗,暗示着太平盛世并非偶然,而是需要天时地利的共同成就。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新年的欢庆,又有对未来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谷旦休祥见:元旦的早晨,吉祥的景象出现,表现出新年的美好。
  2. 元朝氛祲开:元朝的气氛逐渐开朗,象征着新的开始。
  3. 日车扶晓出:比喻太阳升起,传达出光明与希望。
  4. 斗柄斡春回:斗柄转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时光的流转。
  5. 致理归廓庙:治理理想归于阐明的庙宇,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6. 私忧尚草莱:私人忧虑依然存在,揭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7. 太平岂无象:太平盛世难道没有征兆吗?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8. 天意是胚胎:上天的旨意正在酝酿,暗示未来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日车”,生动形象。
  • 对仗:如“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斗柄象征时光,春天象征生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元旦的景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民生问题的关切,传达出希望与责任并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谷旦:新年开始的象征。
  • 日车:代表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 斗柄:象征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 廓庙:象征智慧与治理。
  • 草莱:隐喻个人的琐事和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日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冯时行
    D. 白居易

  2. “日车扶晓出”中的“日车”比喻什么? A. 太阳
    B. 车子
    C. 月亮
    D. 星星

  3. 诗中提到的“致理归廓庙”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理想
    B. 国家治理
    C. 乡村生活
    D. 文人雅士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比较冯时行的《元日二首》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冯时行聚焦于新年的希望与对治理理想的追求,而陆游则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深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冯时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