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笋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10-13 16:41: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食笋二首 其二
冯时行
獐牙鸭脚色相鲜,更遣逢迎酒圣贤。
齐鲁大邦应自美,烟霞清兴岂相便。
风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钱。
早晚萧然文字饮,何须唤作地行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鲜美的食材,以及与智者和酒友的交往。齐鲁这个大国本应自有其美,而其中的烟霞和清兴又岂是简单的享乐呢?风神似乎不愿意轻易成竹在胸,市井之人也能教人如何节省金钱。无论何时何地,饮酒作诗已成为一种享受,何必把自己称作地上的仙人呢?
注释
- 獐牙鸭脚:指一种鲜美的食材,獐牙指的是一种动物的牙齿,用以形容食物的鲜美。
- 逢迎:迎合、讨好。
- 齐鲁:指的是现在的山东地区,历史上是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 烟霞清兴:意指自然的美好景色带来的清新兴致。
- 风神:这里指代自然的力量或气候。
- 市老:指商人或市井之人。
- 省直钱:节省金钱。
- 萧然:形容清冷、淡然的状态。
- 地行仙:本意是指凡人中的仙人,形容一种超脱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华,号云梦,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饮酒作乐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食材与人际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食材为引子,巧妙地引入了人际交往和文化内涵的探讨。开头以“獐牙鸭脚色相鲜”设立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鲜美的食物引发了诗人的思考,接着提到“更遣逢迎酒圣贤”,这表明饮酒不仅是享受美食的过程,更是与智者交往的重要方式。诗中提到的“齐鲁大邦”象征着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发源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和自豪。
“烟霞清兴岂相便”一句,揭示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人们的内心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接下来的“风神肯慢吹成竹”则暗示着成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耐心与积累。最后,诗人以“早晚萧然文字饮”结束,强调了饮酒作诗的乐趣,并反思了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自然的敏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獐牙鸭脚色相鲜:描绘食材的色泽鲜艳,突出美味。
- 更遣逢迎酒圣贤:与智者饮酒,表达合群与交往的乐趣。
- 齐鲁大邦应自美:赞美齐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 烟霞清兴岂相便:强调自然美景与人们情感的深厚。
- 风神肯慢吹成竹: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
- 市老能教省直钱:商人也有智慧,能教人节省。
- 早晚萧然文字饮:饮酒作诗是生活的一部分。
- 何须唤作地行仙:不必自夸,享受生活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食材比作美好的享受,暗示美食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平衡,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食、饮酒与智者交往的赞美,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同时反映了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獐牙鸭脚:象征美味和生活的享受。
- 酒:象征交际、友谊和文化的传承。
- 齐鲁:代表文化的发源地,具有历史意义。
- 烟霞:自然景色的美好,象征情感的清新。
- 风神:代表自然的力量和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食材是什么?
- A. 獐牙
- B. 鸭脚
- C. 獐牙鸭脚
- D. 以上皆是
-
“齐鲁大邦应自美”意指什么?
- A. 齐鲁地区的经济繁荣
- B. 齐鲁地区的文化底蕴
- C. 齐鲁地区的自然景色
- D. 齐鲁地区的历史遗迹
-
诗中提到的“风神”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类的智慧
- C. 生活的乐趣
- D. 友谊的深厚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和食笋二首》与陶渊明的《饮酒》同样都描绘了饮酒作乐的场景,但冯时行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心境与自然的融洽。两者在意境与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