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安下岩二首
冯时行
曩游成断梦,再至是陈人。
揽影追前迹,寻诗指旧尘。
孤松难破冻,细草易生春。
晴日江天好,凭栏愁更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的怀念与思考。
曾经的游历如同断裂的梦,再次来到这里感到陌生。
我揽起影子追寻过去的痕迹,试图通过诗句指引回到旧时的尘埃。
孤独的松树难以打破严寒,细小的草却容易在春天生长。
晴朗的日子里,江天的美景让我在栏杆上愁绪重重,感到一切都在不断更新。
注释:
- 曩游:指过去的游历。
- 断梦:形容游历的记忆如梦一般,已成断裂。
- 陈人:指曾经相识的人,现今已成为陌生人。
- 揽影:意为揽起影子,暗示追忆过去。
- 孤松:指独立的松树,象征孤独。
- 细草易生春:春天来时,细小的草容易生长,象征新生与希望。
- 凭栏:指倚靠在栏杆上,表现一种思考与感伤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其意象和情感表达可以与许多古典诗词相呼应,尤其是关于游历、怀旧、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冯时行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云安下岩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曩游成断梦”,以梦境的隐喻引出过去的游历,给人一种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已如烟似梦,难以再现。而“再至是陈人”,则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曾经相识的人,如今却成了陌生的陈迹,令人感慨。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诗人通过“孤松”和“细草”形成鲜明对比,孤松虽坚韧,却在寒冬中难以生存,而细草却在春天的温暖中轻易生长,这里蕴含了对生命与希望的思考。最后一句“凭栏愁更新”,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景色中无法摆脱的愁绪,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整首诗字句简练,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曩游成断梦:过去的游历犹如破碎的梦,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 再至是陈人:再次来到这里,发现曾经熟识的人如今已成陌生人,强调了时光的无情。
- 揽影追前迹:揽起影子,追寻过去的足迹,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 寻诗指旧尘:试图通过诗句寻找过去的痕迹,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和文化的传承。
- 孤松难破冻:孤独的松树在寒冬中难以生存,象征孤独与坚韧。
- 细草易生春:细小的草在春天易于生长,象征重生与希望。
- 晴日江天好:描绘了晴朗的江天,展示自然的美好。
- 凭栏愁更新:在栏杆上凭依,愁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历比作梦境,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孤松难破冻,细草易生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如“愁更新”,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松:象征孤独与坚韧,代表了在逆境中坚持的品质。
- 细草:象征新生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江天: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曩游成断梦”意为: A) 过去的旅程如梦一般
B) 过去的旅行很快乐
C) 过去的梦境很清晰
D) 过去的游玩不重要 -
“孤松难破冻”中孤松象征: A) 孤独与坚韧
B) 春天的希望
C) 人的脆弱
D) 友谊的珍贵 -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C) 对旅行的向往
D) 对诗歌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均是怀念与思考,李白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冯时行则更多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