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

时间: 2025-01-04 06:53:12

门前剥啄遗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乞与云山伴曲肱。

我亦从来惭绮语,休将此段拟传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前剥啄遗儿应,
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
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
乞与云山伴曲肱。
我亦从来惭绮语,
休将此段拟传灯。

白话文翻译:

在我家门前,儿子们的啼哭声似乎在剥啄着我的心,
而来访的客人,竟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僧人。
虽然我对檀板施舍的贫困感到些许惋惜,
但我在词坛上驰骋,老了也仍能追逐风采。
我常常在风月中思索孤独的情感,
希望能与高山云雾为伴,享受轻松的生活。
我一向对华丽的言辞感到羞愧,
所以请不要将这段话用来传递佛法的光明。

注释:

  • 剥啄:比喻儿女的哭喊像鸟啄食一样恼人。
  • 檀施:檀板施舍,指施舍的行为。
  • 词场:诗词的舞台,指作诗或作词的环境。
  • 曲肱:轻松自适的姿势,古人常用以形容闲适的生活状态。
  • 绮语:华丽的言辞,常指修辞华丽的文学作品。

典故解析:

“传灯”是指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传承下去,常用于讲述佛教的传承关系。在诗中提到“休将此段拟传灯”,表达了诗人对华丽言辞的自我反省和对佛教传承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季白,号秋水,宋代诗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及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冯时行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诗中展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这首《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通过描绘一位素未谋面的僧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即以“门前剥啄遗儿应”引出,展现了生活的繁琐与无奈。僧人的到来,象征着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与追求,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与之无缘,显示出一种孤独与隔阂。

接下来的“檀施咄嗟贫未可”,则反映出诗人对物质施舍的无奈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词场驰逐老犹能”中仍然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显示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结尾部分,诗人以“我亦从来惭绮语”感叹自己的华丽言辞,与佛教传承的严谨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自身局限的自省。整首诗通过对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反思,展现了冯时行对人生的深邃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前剥啄遗儿应:门前的啼哭声像鸟啄一样,暗示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2. 客是平生不识僧:突然来访的僧人,让诗人感到陌生与意外。
  3. 檀施咄嗟贫未可:对施舍的无奈,暗示诗人对物质贫困的感慨。
  4. 词场驰逐老犹能:尽管年老,诗人仍然在文学创作上追求风采。
  5. 识凌风月收孤思:在风月中思索孤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6. 乞与云山伴曲肱: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
  7. 我亦从来惭绮语:对自己华丽言辞的羞愧,反映自我反思的态度。
  8. 休将此段拟传灯:不希望自己的言辞被用来传递佛法,表达对传承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琐碎比作鸟啄,增强了生活的无奈感。
  • 对仗:如“识凌风月”和“乞与云山”,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自我反思,增强诗歌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冯时行对人生的反思,显示出他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局限的自省,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剥啄: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象征佛教的智慧与追求。
  • 云山:象征自然与自由的生活状态。
  • 曲肱:象征轻松自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门前剥啄遗儿应”中的“剥啄”比喻了什么?

    • A. 鸟的啄食
    • B. 儿童的哭喊
    • C. 生活的烦恼
    • D. 诗人的孤独
  2. 诗人对“绮语”的态度是:

    • A. 自豪
    • B. 羞愧
    • C. 无所谓
    • D. 喜欢
  3. 诗中提到的“传灯”指的是什么?

    • A. 传递财富
    • B. 传递佛教的智慧
    • C. 传播诗歌
    • D. 传承家庭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静夜思》 李白:对孤独与思乡的表达,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涉及到了孤独与反思,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而本诗则更关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冯时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