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一向沉空》
时间: 2025-01-14 04:4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一向沉空
作者: 佚名 〔宋代〕
一向沉空,偏枯着静,痴人枉费工夫。
磨砖作镜,缘木欲求鱼。
见月何须用指,观花悟总是真如。
聪明士,随机解物,无愠无愉。
为仙为佛事,不增不减,非实非虚。
露堂堂,光赫赫,一颗神珠。
混俗凝然不染,居众处尘法难拘。
知常用,巍巍荡荡,何所不虚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和对真理的追求。前半部分提到沉迷于空虚和静寂的状态,像是痴人白费功夫般无用。用磨砖做镜、在树上找鱼的比喻,暗指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后半部分强调,看到月亮不必用手指去指,观赏花朵的领悟也应是真实的。聪明的人能随机应变,理解事物的本质,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感到愤怒或快乐。无论是追求仙佛,还是对事物的理解,都不应有所增减,也不应执着于虚实之间。最终,诗人强调一种清晰明亮的智慧,如同一颗神珠,能够在尘世中保持不染,自在而不受拘束。理解常理,保持一种巍然的态度,何处不在虚无之中。
注释:
- 沉空:沉迷于空虚的状态。
- 磨砖作镜:比喻徒劳无益的行为。
- 缘木求鱼:在树上寻找鱼,形容不切实际。
- 真如:真实的状态。
- 聪明士:聪明的人。
- 无愠无愉:不生气也不快乐,保持平和心态。
- 不增不减:不增加也不减少,指对事物的本质理解。
- 露堂堂:形容光明正大。
- 一颗神珠:比喻智慧的象征。
- 混俗凝然不染:在世俗中保持纯净,不受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词的作者为佚名,具体生平不详,属于宋代诗词流派。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诗歌多以清新、自然为特点,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创作背景:本词产生于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
诗歌鉴赏:
《满庭芳·一向沉空》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真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沉空”作为引子,直接揭示一种空虚和无用的状态,仿佛在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安静与寂静。接下来的“磨砖作镜,缘木欲求鱼”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追求不切实际的行为,给人以深思。
诗人通过“见月何须用指,观花悟总是真如”来强调对真理的直接理解,暗示智慧的获得不在于外在的标记,而在于内心的领悟。此句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智慧,既不需要外在的证据,也不需依赖他人。接着,诗人提到聪明士的境界,强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体会生活的真谛。
最后几句将诗歌推向高潮,诗人以“露堂堂,光赫赫,一颗神珠”比喻智慧的明亮和珍贵,表现出一种心灵的纯净与宁静。通过“混俗凝然不染”,诗人传达出一种在世俗中保持自我的理想境界,体现了超脱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向沉空:指人们常常沉迷于空虚的境地。
- 偏枯着静:这种状态使人感到枯燥和静寂。
- 痴人枉费工夫:形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白白浪费时间。
- 磨砖作镜:比喻方法不切实际,徒劳无功。
- 缘木欲求鱼:表示不合逻辑的追求。
- 见月何须用指:看到月亮不需要手指去指,强调内心的领悟。
- 观花悟总是真如:理解花的本质是真实的领悟。
- 聪明士,随机解物:聪明的人能随时理解事物的本质。
- 无愠无愉: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 为仙为佛事,不增不减:无论追求什么,都应保持本色。
- 露堂堂,光赫赫,一颗神珠:智慧的光辉如同明珠。
- 混俗凝然不染:在世俗中保持纯洁。
- 居众处尘法难拘:在众人中生活但不被世俗所困。
- 知常用,巍巍荡荡:理解常理,心态巍然不动。
- 何所不虚无:最终一切皆为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磨砖作镜”、“缘木求鱼”,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不切实际的行为。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对“无愠无愉”、“不增不减”的反复强调,突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真理与智慧,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哲理的探讨,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空虚的追求,而应在平淡中体悟生活的真谛。
意象分析:
- 沉空:象征空虚与无意义的生活状态。
- 神珠:象征智慧的珍贵与独特。
- 月亮与花:代表自然和真实的美,暗示对真理的直接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磨砖作镜”比喻的是:
- A. 对事物的直观认识
- B. 徒劳无功的追求
- C. 追求财富
-
填空题:诗中提到“聪明士,随机解物,无愠无愉”,说明聪明的人能够___。
-
判断题:“见月何须用指”强调了指向外在的必要性。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 B
- 保持内心的平和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本词在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多表现豪情,而后者则是对智慧与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