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时间: 2025-01-14 18:51:40

摄取高科如拾芥,爱君才调望君深。

莫夸书判居莲幕,要把文章入禁林。

华屋修成官满去,好诗改定客来吟。

西窗共对萧萧竹,不负三杯话此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摄取高科如拾芥,
爱君才调望君深。
莫夸书判居莲幕,
要把文章入禁林。
华屋修成官满去,
好诗改定客来吟。
西窗共对萧萧竹,
不负三杯话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欣赏和对文学的追求。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似乎高深的学问就像随手可得的芥菜一样简单。接着,作者劝告朋友不要仅仅满足于书卷上的荣耀,而应当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更深的文学创作中去。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理想中的生活:朋友在华丽的官邸中,诗歌能引来众人吟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的深厚情谊,愿意在西窗下与竹林相伴,畅谈心中所思。

注释:

  • 摄取:吸收、获取。
  • 高科:高深的学问。
  • 拾芥:比喻轻而易举的事情。
  • 莫夸:不要夸耀。
  • 书判:书卷上的评判或荣耀。
  • 莲幕:比喻高雅的环境。
  • 禁林:比喻文学创作的深邃之地。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改定:修订、润色。
  • 西窗:居家之处,常用来寄托情感。

典故解析:

  • 莲幕:古代文人常以莲花象征清白和高雅,书判居莲幕暗指在高雅环境中求取官职的荣耀。
  • 禁林:古代文人常常将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禁林指代文学的深邃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道和,号复古,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歌、散文,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思潮变革,文人追求个人才华的表现,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戴复古的卓越才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以“摄取高科如拾芥”来比喻高深的学问非常容易,显示了对朋友才华的欣赏。接着,诗人通过“莫夸书判居莲幕”的劝诫,提醒朋友不要沉迷于表面的荣耀,而应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更深层次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对文学的认真态度和对朋友真心的关怀。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与朋友在西窗下相对而坐,品味生活,畅谈心声,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友情与人文情怀。整首诗文笔清新,意境优雅,既有深邃的思想,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是对人际关系和文学理想的美好描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摄取高科如拾芥:表达高深的学问如同随手可得的芥菜,形象地说明获取知识的容易。
  2. 爱君才调望君深:赞美朋友的才华,希望他能深入追求。
  3. 莫夸书判居莲幕:劝告朋友不要过于夸耀书卷上的成就。
  4. 要把文章入禁林:希望朋友能够将才华投入到更深奥的文学创作中。
  5. 华屋修成官满去:描绘理想中的生活,朋友在华丽的官邸中。
  6. 好诗改定客来吟:好诗被修订后能引来宾客吟唱,展示了诗歌的魅力。
  7. 西窗共对萧萧竹:描述诗人与朋友在西窗下共赏竹林的情景。
  8. 不负三杯话此心:表达与朋友畅谈的愿望,不辜负彼此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科如拾芥”。
  • 对仗:如“华屋修成官满去,好诗改定客来吟”。
  • 象征:竹林象征着清雅的文人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与期望,强调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与珍视,同时展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意象分析:

  • 高科:象征高深的学问。
  • 莲幕:象征高雅的环境与成就。
  • 禁林:象征深邃的文学创作。
  • 华屋:象征富贵的生活。
  • 西窗、萧萧竹:象征清雅与友谊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摄取高科如拾芥”中“拾芥”的意思是: A. 难以获得
    B. 容易获得
    C. 不可得

  2. “华屋修成官满去”中的“华屋”指什么? A. 简陋的房屋
    B. 华丽的房屋
    C. 农舍

  3. 诗中提到的“禁林”指代: A. 自然景观
    B. 文学创作的深邃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戴复古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都描绘了竹子,表达了文人情怀与友谊,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而戴复古则强调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与对朋友的期望。戴复古的诗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