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时间: 2025-01-17 09:10:21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作者: 李曾伯〔宋代〕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根支撑天柱的壮丽场景,位于殿角的西头,手扶着宗祐。万里之遥的鱼群和水鸟,依偎在金城的山峦上。亭台楼阁在沙尘中摇曳,毡裘也被风卷起,迅速穿过黄龙碛。那玉帐之下,闲适从容,轻轻招手,顿时清新了边疆的色彩。听说中天的翠华已经南渡,一路顺利,令人胆寒的西方贼寇也被击退。皇帝赐予公侯的封赏,超过了以往的成就。箕星辉映,昴星收敛,清澈的天日尽显光辉。周衮归来,凤池和麟阁重现,双鬓依旧是黑色。


注释:

  • 擎天一柱:比喻支撑大厦或国家的伟大力量。
  • 宗祐:指宗庙的庇护和保佑。
  • 鱼凫:鱼和水鸟的合称,象征着富饶的水域。
  • 黄龙碛:地名,可能指黄河流域的沙砾地带。
  • 翠华:指天子或贵族的车马,象征权贵气派。
  • 帝锡公侯:皇帝赐予的封爵,象征荣宠。
  • 箕尾、昴街:天文学中的星名,象征天界的光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号仲明,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豪放、奔放的气概,擅长描写壮丽的山河和英雄气概。

  •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次遭遇外敌侵扰之际,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醉蓬莱·有擎天一柱》以雄壮的气势开篇,描绘了一个气吞山河的景象。词中首先提到的“擎天一柱”便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仿佛在描绘一个支撑整个国家的伟大人物或事业。接下来,万里鱼凫与金城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生机。

而“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壮丽的场景与风沙的轻盈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环境的变化与当时的紧张气氛。接着,词中提到的“中天翠华南渡”和“胆寒西贼”,展现了国家面对外敌时的英勇与果断,既有对胜利的期待,也有对敌人的警惕,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通过“周衮归来,凤池麟阁”描绘了英雄归来的场景,双鬓犹黑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英雄的坚韧。整首词既有雄浑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李曾伯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描绘一根支撑的柱子,象征着国家的力量。
    • “手扶宗祐”:表示在这力量的支撑下,宗庙得以庇护。
    •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展现自然环境的富饶,象征国家的安定。
    •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描绘环境的变化与紧张。
    •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得的气氛。
    •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表现出对胜利的期待与对敌人的警惕。
    •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皇帝给予的封赏,超过了以往的成就。
    •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象征天界的光辉。
    •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描绘英雄归来,时间的流逝与英雄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擎天一柱”比喻伟大的支撑力量。
    • 拟人:如“亭障惊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手法,使得意境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擎天一柱:象征着国家的支柱,伟大的人物或事业。
  • 鱼凫:象征自然的富饶,也暗示人民的生活安逸。
  • 玉帐: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翠华:象征着王权的显赫与尊贵。
  • 凤池麟阁: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荣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擎天一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伟大的支持力量
    C) 英雄的壮举
    D) 个人的成就

  2. “翠华南渡”中“翠华”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山川
    B) 皇帝的车马
    C) 富饶的土地
    D) 英雄的归来

  3. 诗中提到的“西贼”指的是哪个历史背景下的敌人?
    A) 南宋时期的金国
    B) 明朝的倭贼
    C) 唐朝的突厥
    D) 元朝的蒙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诗词对比

    •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崇敬,尽管两者的背景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曾伯的词更加强调国家力量与安宁,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叹。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李曾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