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燕营巢》
时间: 2025-01-08 22:58: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
杏梁犹记去年痕。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
夜来应湿参差羽。还又穿花去。
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
白话文翻译:
在卷起的画帘处,春天的云彩显得格外沉重。
轻轻抛开的双剪,似乎在送别。
杏树的枝梁上,依然留有去年的痕迹。
你肯在笙歌的队伍中,去朱门前相见吗?
昨夜的雨水,应该湿透了那些参差不齐的羽毛。
你还能再穿花而去。
曾在紫骝马的路上相逢,劝你快整好归鞭,别等到绿阴浓密时才出发。
注释:
- 画帘:指的是装饰性的帘子,常用来装饰室内。
- 双剪:指的是用于剪裁的工具,可能暗指轻巧、敏捷的动作。
- 杏梁:杏树的枝梁,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朱门:富贵人家的门,代表着奢华与繁华。
- 参差羽:指的是鸟类的翅膀,可能因雨水而湿润,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 紫骝:一种马,象征着奔放与自由。
典故解析:
- 朱门: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权贵与富饶,与诗人渴望接触高雅生活的心理相呼应。
- 春云重:春天的云彩象征着情感的沉重,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 燕营巢》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春日的氛围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和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虞美人 燕营巢》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画帘卷起,春云重重,给人一种层层叠叠的感觉,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诗人用“双剪轻抛送”来形容送别的情景,轻盈而又带着淡淡的伤感。
“杏梁犹记去年痕”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往昔美好回忆的留恋。诗人似乎在问对方,是否愿意在这热闹的笙歌队伍中再次相见,暗含着对缘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夜来应湿参差羽”则通过景象描写,渗透出一种忧伤和不安,似乎在暗示着一些未解的情感。
最后,诗人用“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来总结,全诗在优美的意象中,隐含着一种催促与期待,期望抓住时光,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帘卷处春云重:春天的云层厚重,象征着情感的沉重。
- 双剪轻抛送:轻盈的动作,似乎在送别。
- 杏梁犹记去年痕:杏树的痕迹,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 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是否愿意在繁华的场合再次相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夜来应湿参差羽:通过湿润的羽毛,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 还又穿花去:依然可以追逐花朵,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 紫骝陌上曾相逢:曾经在马路上相遇,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 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劝告对方抓紧时间,不要等到春意浓厚时才出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云重”比喻情感的沉重。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与珍惜时光的主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情感的沉重。
- 杏梁: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 朱门:象征着繁华与奢华的生活。
- 紫骝:象征着奔放与自由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云彩显得沉重?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
“杏梁犹记去年痕”中的“去年痕”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今年的新芽
C) 冬天的雪
D) 暴雨后的泥泞 -
诗中提到的“紫骝”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鸟
D) 一种树
答案:
- B) 春天
- A) 过去的回忆
- B) 一种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杨柳枝》
诗词对比:
- 苏穆《虞美人 燕营巢》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作品都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然而苏穆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对爱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