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晚春写况》

时间: 2024-09-19 20:44:40

白杨小阁帘深闭。

十日懵腾睡。

休言诗酒兴销沈。

便是摘茶挑笋也无心。

细君道我江花在。

笑倩描双黛。

那知出手不宜时。

偏似秋山萧淡少春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杨小阁帘深闭。十日懵腾睡。休言诗酒兴销沈。便是摘茶挑笋也无心。细君道我江花在。笑倩描双黛。那知出手不宜时。偏似秋山萧淡少春姿。

白话文翻译:

小阁楼的窗帘紧闭,像是白杨树遮住了光线,整整十天都懵懂地沉睡。别说诗酒的兴致已经消沉,就连采茶和挑笋的心情也没有。我的爱人告诉我江边的花开了,笑着描画着眉黛。谁知此时出手不合时宜,正如秋山般萧条,少了春天的生机。

注释:

  • 白杨小阁:白杨树下的小楼阁,象征静谧的环境。
  • 帘深闭:窗帘紧闭,象征与外界隔绝,内心的沉闷。
  • 十日懵腾睡:十天的沉睡,表达了懒散与无所事事。
  • 休言:不要说,表示一种否定的语气。
  • 细君:指爱人或妻子,表现亲密的称呼。
  • 江花:江边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双黛:指眉毛的形状,形容女性的美丽。
  • 秋山萧淡:秋天的山显得冷清,象征失去生机与活力。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夏交替时节的感慨,尤其是在诗酒兴致减退时,常会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诗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 晚春写况》展示了诗人对春末时节的感慨与无奈。诗的开头以“白杨小阁帘深闭”设定了一个封闭而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十日懵腾睡”表达了长时间的无所事事,暗示出对生命的迷茫。

“休言诗酒兴销沈”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诗酒的冷淡,表面上是对兴致的否认,实际上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消极。即便是采茶挑笋这样的日常活动,诗人也提不起兴趣,显示出心境的沉重。

在“细君道我江花在”中,细君的提及让整个诗篇带入了一丝温暖,但随即又被“那知出手不宜时”所打断,暗示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错失与无奈。结尾的“偏似秋山萧淡少春姿”,以秋山的萧条对比春天的生机,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反映了春末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杨小阁帘深闭:描绘了一个封闭的环境,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2. 十日懵腾睡:强调了诗人的懒散与时间的流逝。
  3. 休言诗酒兴销沈:否定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表现出一种消沉的心态。
  4. 便是摘茶挑笋也无心:即使是日常琐事,诗人也感到无趣。
  5. 细君道我江花在:带来一丝生机,暗示美好的事物依旧存在。
  6. 笑倩描双黛:细君的笑容与美丽,给诗人带来了一些慰藉。
  7. 那知出手不宜时:反映了诗人对时机把握的无奈。
  8. 偏似秋山萧淡少春姿:通过秋与春的对比,强调失去生机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山比作失去生机的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白杨小阁”与“江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春末时节的沉重心情,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杨:象征静谧与沉闷的环境。
  2. 江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3. 双黛: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温柔。
  4. 秋山:象征失去生机的冷清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杨小阁”指代的是什么?

    • A. 小楼阁
    • B. 杨树
    • C. 花园
  2. 诗人对诗酒的态度是?

    • A. 享受
    • B. 无所谓
    • C. 消沉
  3. “细君道我江花在”中“细君”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妻子或爱人
    •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策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到对美酒的描写,但王策更倾向于描绘内心的无奈,而李白则充满豪情与激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感受与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王策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