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上厸下廾}》
时间: 2025-01-17 10:2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杨
一生忠孝发于诗,不为桃根与柳枝。 枣本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奇。 偶全要领惭轻典,虚哎心肝悔少时。 泽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亲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孝的坚定信仰,认为这些情怀应通过诗歌来表达,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物质(如桃树根和柳枝)。他提到,虽然枣树的根基可能有伪传,但对于诗的追求却是苦心孤诣的。他感到有些惭愧,因为自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仍显肤浅,内心深感悔恨。最后,他提到在泽边的白发老人,孤独吟唱,不愿意让亲人知晓自己的苦闷。
注释:
- 桃根与柳枝:比喻浮华的事物,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 枣本流传容有伪:指枣树的来源可能存在伪传,象征诗歌的真实性和价值。
- 笺家:指专门研究诗词的人。
- 偶全要领:偶尔能掌握诗歌的要领。
- 泽畔累臣:泽边的白发老人,象征诗人的孤独和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游,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内容多涉及忠孝、抒情和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忠孝传统的思考和对自身诗歌艺术追求的反省。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忠诚与理想常常面临挑战,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答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忠孝以及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诗的开篇便明确了忠孝的主题,强调了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性,而非追求表面的华丽。通过提及桃根与柳枝,诗人传达出对浮华与真实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他心中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刘克庄流露出一丝自我怀疑与惭愧,他意识到自己的诗歌造诣尚浅,未能完全掌握经典的精髓。这种对自我不足的反思,恰恰体现了他对诗歌严谨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吟唱的老者形象,象征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和对亲情的自我封闭,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生忠孝发于诗:诗人的一生都在通过诗歌表达对忠孝的追求。
- 不为桃根与柳枝:他并不追求那些表面华丽的事物。
- 枣本流传容有伪:即使是流传下来的事物,也可能存在虚假的成分。
- 笺家穿凿苦求奇:那些研究诗词的人,常常为了追求奇特而苦心孤诣。
- 偶全要领惭轻典:偶尔能掌握一些要领,却对经典感到惭愧。
- 虚哎心肝悔少时:感到内心的虚无与悔恨。
- 泽畔累臣搔白首:提及年老的孤独者,象征着孤独的吟唱者。
- 孤吟不敢累亲知:他不愿让亲人知道自己的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根与柳枝比喻浮华事物,形象生动。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强调忠孝主题,加深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孝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结合个人的内心反思,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诗人对浮华的拒绝与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根与柳枝:象征浮华与表面,反映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 枣:象征事物的真实性与传承。
- 白首:象征年老和孤独,体现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根与柳枝”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情感
- B. 浮华与表面
- C. 自然的美丽
- D. 忠孝的象征
-
诗人对自己诗歌造诣的态度是?
- A. 自满
- B. 惭愧
- C. 无所谓
- D. 自信
-
“泽畔累臣搔白首”中的“白首”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中年人
- C. 老年人
- D. 孩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学与忠孝情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刘克庄《答杨》均表现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苦难,而刘克庄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反思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宋代诗人选集》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