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道人招魂歌》
时间: 2025-01-19 18:56: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女有女清且淑,学母晓妆颜如玉。
忆昔狼狈走空谷,不得还家收骨肉。
关河丧乱多杀戮,白日驱人夜烧屋。
一双白璧委沟渎,日暮潜行向天哭。
呜呼七歌兮歌不足,魂招不来泪盈掬。
白话文翻译:
有位女子清雅而淑德,仿佛学习了母亲的妆容,面容如玉。
回忆起往昔狼狈逃走在空旷的山谷,无法回到家中收拾亲人遗骨。
边关动荡不安,杀戮频繁,白天驱赶人们,夜晚纵火烧屋。
一双白璧(女子的遗体)被丢弃在沟渠,傍晚时分我悄悄走向天哭泣。
哎呀,七首歌唱来却不够,魂魄招不来,泪水满盈双手。
注释:
- 清且淑:清雅而善良。
- 晓妆:早晨的妆容,暗示女子的美丽。
- 狼狈:形容逃亡时的艰难困苦。
- 骨肉:指亲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
- 关河:边关和河流,象征战争与动荡。
- 白璧:比喻女子的遗体。
- 盈掬:指泪水满溢,无法止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昇,号浮丘道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歌闻名,尤其擅长抒情,常通过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人生、战争、家国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浮丘道人招魂歌》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深受战乱影响,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激发了他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思念。
诗歌鉴赏:
《浮丘道人招魂歌》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一位女子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生活带来的无尽创伤。诗的开头,通过对女子清雅容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但随后转入对往昔狼狈逃亡的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出生活的残酷与无常。
中间部分描绘了战乱中的惨状,关河之间的杀戮与纵火,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愈加沉重,诗人以“白璧”象征女子的遗体,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怀念和对生者的哀痛。最后以“魂招不来,泪盈掬”作为结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绝望,强调了人们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后深切的痛苦。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配合细腻的描绘,将战争带来的悲惨境遇生动展现,令人感同身受,唤起对人性、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女有女清且淑:重叠的“有女”突出了女子的存在,清雅与淑德让人印象深刻。
- 学母晓妆颜如玉:女子的美貌与母亲有关,强调了家族的传承。
- 忆昔狼狈走空谷:通过回忆来表达过往的艰难与痛苦。
- 不得还家收骨肉: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呼应了前面的情感。
- 关河丧乱多杀戮:对战争残酷现实的直白描绘,增强了诗的沉重感。
- 白日驱人夜烧屋: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无情与绝望。
- 一双白璧委沟渎:白璧象征女子的遗体,表现对死亡的哀悼。
- 日暮潜行向天哭:表现诗人对亡者的悲痛与无助。
- 呜呼七歌兮歌不足:表达内心的悲哀与无奈,尽管歌唱却无法招回亡灵。
- 魂招不来泪盈掬:强调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泪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璧”比喻女子的遗体,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白日驱人夜烧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反复:开头的“有女”反复,强调了女子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深切反思,展现了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痛苦,呼唤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子:象征着美好与纯真。
- 白璧:象征着死亡与失去。
- 空谷:代表着孤独与绝望。
- 泪水:象征着痛苦与思念。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传达出诗人对战争与离散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浮丘道人招魂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用“白璧”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
C. 遗体
D. 家庭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爱情
B. 战争带来的痛苦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成长
答案:
- B. 宋代
- C. 遗体
- B. 战争带来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浮丘道人招魂歌》同样描写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存亡,而汪元量则更多地体现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