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宋代〕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茂密的芳草让我想起了王孙。柳树外的高楼上,心情空荡荡,令人魂断。杜鹃的叫声一声声,让人不忍心听。天色将晚,黄昏将近。雨点打在梨花上,深深地关上了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可能指诗人怀念的人。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
- 杜宇:即杜鹃鸟,其叫声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 不忍闻:不忍心听。
- 黄昏:傍晚时分。
- 雨打梨花:形容雨点打在梨花上的情景。
- 深闭门:紧紧关闭的门,形容不愿外界打扰。
典故解析:
- 杜宇声声:杜鹃鸟的叫声在中国文学中常与离别、哀愁联系在一起,如“杜鹃啼血”等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重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以抒情诗见长,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诗人怀念某位贵族子弟或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鸟鸣,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萋萋芳草”、“柳外楼高”、“杜宇声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忧愁。诗中的“空断魂”和“不忍闻”等词语,强烈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萋萋芳草忆王孙”:诗人看到茂盛的芳草,想起了某位贵族子弟或友人,引发了对他的思念。
- “柳外楼高空断魂”:站在柳树外的高楼上,诗人感到心情空荡荡,极度悲伤。
- “杜宇声声不忍闻”:杜鹃鸟的叫声一声声传来,诗人不忍心听,因为这声音勾起了他的哀愁。
- “欲黄昏”:天色将晚,黄昏将近,时间的变化加深了诗人的忧愁。
- “雨打梨花深闭门”:雨点打在梨花上,诗人紧紧关闭了门,不愿外界打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萋萋芳草”比喻美好的回忆。
- 拟人:“杜宇声声不忍闻”中,杜鹃鸟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忧愁。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和鸟鸣,表达了对某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萋萋芳草:茂盛的芳草,象征美好的回忆和思念。
- 柳外楼高:高楼,象征孤独和远离。
- 杜宇声声:杜鹃鸟的叫声,象征哀愁和离别。
- 雨打梨花:雨点打在梨花上,象征凄凉和封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王孙”指的是什么? A. 贵族子弟 B. 诗人自己 C. 普通朋友
- “杜宇声声不忍闻”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杜鹃花 C. 杜鹃树
- 诗中的“空断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李重元的诗更多表达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重元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