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张逸藻 〔清代〕
愁比乱丝常绊。
心共芭蕉不展。
屈指几分秋,
落叶又惊秋晚。
休算。休算。
秋不抵愁一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忧愁比那乱丝还要常常缠绕在心头,心情如同刚刚展开的芭蕉叶子,仍无法舒展。指头算算,已经是几分秋天了,落叶声声又惊动了深秋的晚景。不要再去计算了,也不要再去算了,秋天的景色抵不过我心中的一半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忧愁,烦恼。
- 乱丝:形容心绪的复杂和纠缠。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心境的未展开。
- 屈指:弯曲手指,暗示时间的推移。
- 秋晚:秋天的傍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 芭蕉常用来象征柔弱、未成熟的状态,代表诗人心情未能舒展的状态。
- 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愁苦的加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逸藻(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因其词风清丽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是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困扰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来寄托个人的愁苦,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张逸藻的《如梦令》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愁比乱丝常绊”便直接引入了情感的主题,愁苦如同缠绕不清的乱丝,给人一种痛苦而又无奈的感觉。接着“心共芭蕉不展”中,芭蕉的意象令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心情的压抑,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心灵的封闭。随着“屈指几分秋,落叶又惊秋晚”,时间的流逝在指间悄然滑过,而落叶的声音又如同一声声叹息,提醒着人们生命的短暂和秋天的来临,这种意象的设置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忧愁。
最后两句“休算。休算。”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劝解,劝自己不要再去计算愁苦与秋天的关系,似乎在对抗内心的焦虑。然而,结尾的“秋不抵愁一半”又将这种愁苦推向了极致,暗示着即使秋天再美好,也无法抵消内心的沉重。因此整首词在清丽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苦涩体验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比乱丝常绊:愁苦如同乱丝一样,总是缠绕着我,无法解脱。
- 心共芭蕉不展:我的心情就像芭蕉叶一样,始终无法舒展,内心的压抑难以释放。
- 屈指几分秋:指头算算,已经是秋天了,暗示时间流逝,感叹岁月。
- 落叶又惊秋晚:落叶声响又惊动了深秋的晚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忧伤。
- 休算。休算。:不要再去计算心中的愁苦,也不要再去算秋天的美好。
- 秋不抵愁一半:即使秋天再美好,也无法抵消我心中的一半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乱丝,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纠结。
- 拟人:落叶“惊”动秋晚,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场景更具动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意象来映射个人情感,使得作品在情感上更加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情感的主要意象,代表内心的压抑与苦闷。
- 乱丝:象征复杂的情绪。
- 芭蕉:象征柔弱与未展开的状态,反映内心的无奈。
- 秋: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生命的无常。
- 落叶:悲秋的象征,传达伤感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比乱丝常绊”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诗中的“芭蕉”象征着什么?
- A. 成熟
- B. 脆弱与未展开
- C. 繁茂
-
“秋不抵愁一半”意思是:
- A. 秋天比愁苦美
- B. 秋天无法减轻愁苦
- C. 愁苦是一种享受
答案:
- B (忧愁)
- B (脆弱与未展开)
- B (秋天无法减轻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逸藻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沉重,前者更强调对往事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而后者则更突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学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