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十二日夜无月顾晴芬以词集见示读至三更月复明朗六叠前韵》
时间: 2025-01-01 18:2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寒料峭,把文窗六扇,一齐关上。窗烛垂花圆似豆,一缕水沈烟飏。雾淞模糊,雯华匼匝,风裂轻冰响。笛家琴趣,深宵随意吟赏。吟到鸟梦难圆,梅魂欲化,最耐人閒想。惜少红红能记曲,且自浅斟新酿。坚坐星阑,重看月起,云散鱼鳞浪。不禁忍俊,抽笺约共酬唱。
白话文翻译:
春寒依旧刺骨,把六扇窗户一起关上。窗前的蜡烛,花形圆润如豆,微微的光影透出一缕水汽,轻烟袅袅升起。雾霭朦胧,彩云缭绕,风声撕扯着薄冰,发出轻微的响声。笛声和琴音在深夜时分随意吟赏。吟到鸟儿的梦难以圆满,梅花的灵魂渴望化成,最耐人深思。可惜红色的花朵难以记住曲调,且自己慢慢品尝新酿的酒。坐在星光下,重又看到月升,云散开如鱼鳞般波澜。不禁忍俊,拿起纸笔约定共唱。
注释:
- 料峭:寒冷刺骨的样子。
- 文窗:指书房的窗户。
- 垂花:形容蜡烛的光影投射出花的形状。
- 水沈:水汽沉淀的意思。
- 雯华:指彩云,形容天空的美丽。
- 笛家琴趣:指吹笛子和弹琴的乐趣。
- 梅魂:指梅花的灵魂,象征清雅高洁的情操。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清代文人雅士在冬春交替时节,面对自然景象而生的感慨。梅花常作为高洁的象征,寓意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以擅长古诗词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冬春之交,夜晚无月的情境下,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不满以及对春天的渴望,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寒料峭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春寒料峭”,诗人用寒冷的天气作为背景,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通过“窗烛垂花圆似豆”的描写,展现了室内温暖的灯光与窗外寒冷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情境。
诗中提到的“笛家琴趣”,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通过艺术来缓解这种孤独。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对于梅花的“魂欲化”之思,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坚坐星阑,重看月起,云散鱼鳞浪”,将诗人置身于夜空下,仰望星月,感受到自然的浩瀚与宁静,心中生出难以言喻的愉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展示了清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寒料峭:描绘了春天的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把文窗六扇,一齐关上:暗示诗人对寒冷不满,选择关闭窗户,保护自己。
- 窗烛垂花圆似豆:形象地描绘了蜡烛的柔和光影,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 一缕水沈烟飏:描写了窗前的水汽和轻烟,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雾淞模糊,雯华匼匝:描绘了朦胧的雾霭和缭绕的彩云,增添神秘感。
- 风裂轻冰响:通过声音描绘了春风与冰雪的交织,生动形象。
- 笛家琴趣:表现了夜间音乐的乐趣,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吟到鸟梦难圆: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对理想的追求。
- 梅魂欲化,最耐人閒想:梅花的意象与内心深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 惜少红红能记曲:表达诗人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惋惜。
- 且自浅斟新酿: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享受当下。
- 坚坐星阑,重看月起:描绘了诗人在星空下静坐,重温自然之美。
- 云散鱼鳞浪:形象地描绘了云的变化,展现自然的多变与美丽。
- 不禁忍俊,抽笺约共酬唱: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共唱的期待,充满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窗烛垂花圆似豆”,通过比喻形象化了蜡烛的光影。
- 拟人:如“梅魂欲化”,赋予梅花以灵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寒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及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着生命复苏前的寒冷,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 窗烛:代表了温暖与生活的细腻,形成与外界寒冷的对比。
- 梅魂: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
- 星阑:象征夜空的宁静与深邃,表现诗人内心的平和。
- 月起:代表希望与新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窗烛垂花圆似豆”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花的美丽
B. 蜡烛的光影
C. 月亮的圆润
D. 冰雪的清冷 -
填空题:诗中“梅魂欲化”表达了诗人对__的向往。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以寒冷为主,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对/错)
答案:
- B
- 美好事物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杨芳灿的《百字令》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感受和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着重表达历史的豪情与个人的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