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董子故里》
时间: 2025-01-01 14:58:11
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
师吏辜诵说,《六经》归榛芜。
汉兴虽天授,创业由征诛。
典礼命叔孙,绵蕞诚区区。
百年生董子,私淑洙泗徒。
下帷绝窥园,精心究典谟。
从容对三策,致君期唐虞。
武皇内多欲,遇之以虚拘。
讵能崇正学,诏令相江都。
后复相胶西,骄主重谄谀。
诚正能感通,两地无龃龉。
邪臣怀妒嫉谲计何从摅。
《春秋》详灾异,众口訾其迂。
弟子昧师说,妄谓论大愚。
获罪得免死,諴口全其躯。
所幸圣道明,邪正分殊途。
以待后来者,迭起胥匡扶。
有宋五子兴,直溯姬孔初。
日月悬中天,蒙翳消云衢。
何人启涂径,广川实先驱。
而胡昌黎伯,吐辞取敷腴。
屈原司马迁,子云与相如。
论道遗董子,所见犹偏隅。
我过景州里,祠宇丛枌榆。
稽拜瞻仪容,和粹缅真儒。
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景州董子故里
作者: 蒋恭棐 〔清代〕
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
师吏辜诵说,六经归榛芜。
汉兴虽天授,创业由征诛。
典礼命叔孙,绵蕞诚区区。
百年生董子,私淑洙泗徒。
下帷绝窥园,精心究典谟。
从容对三策,致君期唐虞。
武皇内多欲,遇之以虚拘。
讵能崇正学,诏令相江都。
后复相胶西,骄主重谄谀。
诚正能感通,两地无龃龉。
邪臣怀妒嫉谲计何从摅。
春秋详灾异,众口訾其迂。
弟子昧师说,妄谓论大愚。
获罪得免死,諴口全其躯。
所幸圣道明,邪正分殊途。
以待后来者,迭起胥匡扶。
有宋五子兴,直溯姬孔初。
日月悬中天,蒙翳消云衢。
何人启涂径,广川实先驱。
而胡昌黎伯,吐辞取敷腴。
屈原司马迁,子云与相如。
论道遗董子,所见犹偏隅。
我过景州里,祠宇丛枌榆。
稽拜瞻仪容,和粹缅真儒。
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儒学遭受损害的感慨,以及对董仲舒等儒家思想的追慕与敬仰。诗中提到秦朝废除学校,焚毁书籍,儒生受到迫害。尽管汉朝建立时有天命的资助,但实际的创业却依赖于战争的征伐。对儒家典礼的传承,诗人感到诚惶诚恐。董仲舒作为儒学的代表,私下教导学生,精心研究经典。面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尽管有武皇的多欲,但真正能重视正统学问的却寥寥无几。诗中提及后来的宋代五子,重申了儒学的重要性,诗人对于儒家的理想充满了期待与信心。最后,诗人回到景州,拜谒董仲舒的祠堂,感慨王道何时能恢复。
注释:
- 嫚:蔑视、轻视。
- 坑儒:指陷害儒生。
- 焚书:焚烧书籍,象征着对文化的摧残。
- 师吏:指教师与官吏。
- 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
- 绵蕞:指绵延不绝的诚意。
- 唐虞:指古代大治的理想社会。
- 武皇:指汉武帝,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帝王。
- 邪臣:指那些妒忌正学的奸臣。
- 王道:指仁政,理想的统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恭棐,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主张儒学,反对当时的政治腐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儒学遭遇挑战和衰落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儒学的忧虑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开篇部分,诗人痛惜秦朝时期对儒生和经典的打压,充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中间部分通过对董仲舒的赞颂,强调了儒家学说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结尾部分,诗人回到景州,情感愈加浓烈,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诗人揭示了儒学在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几句描绘了秦朝对儒学的严重打击,"嫚秦废学校"和"坑儒并焚书"清楚地揭示了对文化的摧残。
- 中间部分提到汉朝对儒学的重视与董仲舒的贡献,"百年生董子,私淑洙泗徒"表明了他在儒学传承中的重要性。
- "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对比鲜明,增强了表达效果。
- 排比:如“屈原司马迁,子云与相如”,通过并列的方式强调儒家思想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儒家文化的追慕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儒学复兴的期盼,反映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 秦:象征着暴政、对文化的压制。
- 董子:象征着儒学的坚韧与价值。
- 景州:代表着文化的根源与传承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焚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
“王道复谁陈”中“王道”指的是什么? a) 仁政
b) 法治
c) 暴政 -
诗人对董仲舒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尊敬
c) 中立
答案:
- a) 秦朝
- a) 仁政
- b) 尊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但蒋恭棐更侧重于儒学的传承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华文化史》
- 《儒学的历史与现状》